省委八屆十次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對優化區域發展布局作了精辟闡述,對于科學編制我省“十二五”規劃,促進沿海山區協調發展和城鄉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通過科學配置國土資源,強化各行各業各地規劃,促進了國土空間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體現福建特色、適應發展要求的國土空間開發框架正在形成。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省區域發展布局還存在進一步改進的問題。省委《建議》在深入分析其主要問題及根源的前提下,對優化區域發展布局作了全面部署。一是把培育發展重點新增長區域作為優化區域發展布局的重要抓手。二是把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格局作為優化區域發展布局的重要舉措。三是把支持內陸地區加快發展作為優化區域發展布局的重要突破口。四是把推動海西融合發展作為優化區域發展布局的重要途徑。
為此,圍繞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我省在“十二五”規劃制定過程中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把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一是落實主體功能區定位。加快推進福州、廈門和泉州等中心城區的優化開發,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沿海城鎮密集帶和內陸產業集中區的重點開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推進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適度開發,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推進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禁止開發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二是探索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進一步完善財政、投資、產業、土地、農業、人口、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政策。三是完善績效考核機制。
加快重點新增長區域開發建設。按照《建議》明確的十大重點區域,推進跨越發展。一是強化規劃引導。高起點、高水平編制和實施各重點區域規劃,明確各區域發展定位、功能分工、土地海域利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推進更加科學合理的開發建設。二是強化發展方向。科學謀劃各區域功能布局、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暢通流動,促進各生產要素科學合理配置。三是強化產業支撐。集中力量發展最有優勢、最具基礎、最有前景的產業集群,做到產業發展的重點相對突出,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差異性發展。四是強化綠色增長。堅持開發保護并舉,突出綠色、低碳、循環和節能減排要求,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推進重點區域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促進區域聯動協調發展。支持內陸地區加快開放開發步伐,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構建區域互動聯動發展機制。
深入開展跨省區域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加強產業對接合作,加強對口支援。(作者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