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經濟改革目標,需要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記者:科學發展觀關于經濟改革的思想,要求改革導向與經濟發展目標相統一,完善基本制度與創新體制相統一,完善市場體系與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相統一。您認為,實現經濟改革的目標,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侯為民:為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對改革措施有以下的清醒認識:
首先,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是深化改革的基礎。改革的對象和內容取決于改革的性質,有什么樣的社會制度,就會有什么樣的改革對象和內容。我國深化改革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之上的,因而,必須按照社會主義經濟規律來進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就是通過生產資料公有制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迅速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并在生產力的快速提高中實現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其次,創新體制是深化改革的重點。在我國經濟改革過程中,不同領域的改革,其推進速度和完成程度存在著差異,部分領域的改革相對滯后是正常的,但是,在新的歷史階段進一步深化改革,就必然要觸及到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當前,我國經濟改革的對象已由原來的放權讓利轉變為自身的利益調整,體制因素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源,深化體制改革面臨著新的要求。將體制改革的重點轉向改革中相對滯后的領域,是科學發展觀關于我國深化改革重點內容的新論述。創新體制以深化經濟改革,一是要建立務實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改善民生的社會管理體制、發展可持續的環境治理體制等,在若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性進展;二是要解放思想,要打破原有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克服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局限;三是要由原來的單向突破改革轉向為綜合體制改革,由原來的經濟領域改革轉變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領域的全面改革。
再次,正確處理好改革意愿和社會承受力的關系。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創新體制之間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在不同時點和不同領域,也存在著非對抗性矛盾的一面。創新體制不能漠視或者損害社會主義的原則,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也需要在實現形式上進行新的探索??茖W發展觀將維護基本經濟制度和創新體制相統一,就是既要尊重群眾的首創性和實踐的豐富性,也要堅持發展的基本原則和考慮社會的承受力。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推進體制創新,在社會承受力基礎上加快改革,就是要避免那種脫離實際和群眾訴求的深化改革傾向,更是要防止單純按經濟利益導向的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