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前沿資訊 > 正文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www.xpshebei.com?2011-05-03 17:03? 解振華?來源:求是    我來說兩句

      聯合國氣候變化哥本哈根會議和坎昆會議之后,國際社會更加認識到氣候變化已成為各國必須認真面對的現實威脅。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近100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未來100年還可能上升1.1—6.4℃。科學界普遍認為,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全球酷暑、干旱、洪澇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要求全球減排溫室氣體的呼聲日漸增強,各國加強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增長,各方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承擔更大國際責任的要求和期待也不斷上升。我國已不可能像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一樣無約束地排放溫室氣體,而必須從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出發,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體現我國作為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態度。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也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環境容量有限又成為基本國情的新特征。雖然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我國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資源,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目前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不僅遠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人均能源資源蘊藏量先天不足,相當一部分能源需要靠進口解決,其中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了50%。能源資源供求緊張,排放空間有限,已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大瓶頸制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如果我們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繼續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以粗放型發展方式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不但資源環境支撐不住,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也將難以持續。

      當前,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已成為世界科技經濟競爭的新領域。各國紛紛利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契機,在產業發展、國際貿易等方面作出戰略性部署。發達國家紛紛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技術研發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搶占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本著對中華民族和全人類長遠發展負責的態度,堅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2009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提出“要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長期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要求。綜合運用經濟、科技、法律、行政等手段,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2009年11月,國務院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并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行動。2008年6月和2010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分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強調要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是未來五年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重要的政策導向。“十二五”規劃綱要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和森林蓄積量等作為約束性指標,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提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我們要抓住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和世界低碳發展的機遇,緊緊圍繞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和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一味重速度、拼數量的傳統發展方式會導致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加劇,是不可持續的。我們要改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理念,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把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標準,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和諧。

      二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要通過政策調整和體制創新,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由偏重增加物質財富向更加注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轉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形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能源、工業、交通、建筑體系。

      三是優化能源結構和發展清潔能源。要研究建立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形成轉變發展方式、節能降耗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倒逼機制。從能源結構看,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短期內還難以改變,但要加快發展清潔煤技術,加強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要積極推進天然氣開發利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發展核能,因地制宜地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力爭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繼續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進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節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進一步統籌協調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與其他資源環境政策,抓緊研究出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的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和能力建設,努力提高資源產出率。編制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深化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工作,加快建立反映循環經濟發展的評價指標和統計制度,用循環經濟技術和市場機制將重點企業、園區、城市生態化。在資源綜合利用上,要積極推進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明顯降低能耗、水耗和物耗水平。

      五是全面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重大項目評估和建設中,要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特別重視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加快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研發推廣,提高農業、林業、水資源、衛生健康等重點領域和沿海、干旱等生態脆弱地區適應氣候變化水平;加強對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預防,完善災害保險機制,減少災害損失。

      六是加強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建設。組織多部門、多學科力量,加快提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發展路線圖。開展氣候變化評估、未來全球氣候變化趨勢預測等基礎理論研究,推進關鍵低碳技術自主研發,擴大低碳技術示范和推廣,積極引導資金投向低碳技術研發和低碳產業發展。積極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大力發展包括生物育種技術在內的新的適應技術,加強自然、森林、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技術研發。

      七是健全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做好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工作,既要強化政府的監管責任和能力建設,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經濟政策體系。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的統計、核算和考核體系,推行低碳標識制度,制定和修訂相關技術標準,落實稅收、價格等優惠政策,加快研究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

      八是積極倡導綠色低碳消費。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和其他各項資源環境工作,需要我們樹立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念,把節約文化、環境道德納入社會行為規范中去。在大力推行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的同時,尤其要積極倡導綠色消費。通過不斷加強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和行為,鼓勵公眾采用節能產品,引導城鄉居民轉變消費觀念,自覺選擇節約環保、低碳排放的消費模式。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波多野结衣456|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57pao国产成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特一级黄色毛片|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一级黄色香蕉视频| 好吊妞998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看| 青苹果乐园在线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heyzo在线播放| 挺进白嫩老师下面视频|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免费超爽大片黄| 色多多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爱情岛永久入口线路首页| 国产va免费精品|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无专砖区2021|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日干夜干天天干|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榴莲视频app色版|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 女仆胸大又放荡的h|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日韩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