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引導職工、教育職工、塑造職工、培養職工的工作,是保障民營企業科學建康發展的生命線。民營企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建立先進健康的企業文化,以科學發展觀引領民營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才能形成促進企業發展進步的不竭精神動力。
一、以人為本是民營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點
堅持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規律的內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體現的是對人的教育,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活動,教育對象不僅是“教”的過程中的客體,更是“學”的過程中的主體,而教育者在其中的引導作用更是不容忽視,整個活動的進行都離不開企業員工能動的參與。絕不能把職工看成受管理的被動客體,而是應該幫助其樹立主人翁意識,并培養其在自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建設方向的前提下,樹立一種以企業為家、與企業共存亡的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是適應新時期新狀況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正面臨著重大的社會轉型,人們的社會心理也接受著多方面因素的沖擊,職工的個性意識在強化、自主意識在增強、個人的需求走向多樣化,重視人的心理感受、研究職工的心理訴求、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時代要求。工作中既要注重引導員工確立共同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又要承認人們多種需要的合理性。
堅持以人為本是尊重人的多樣性選擇的需要。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進入了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多樣化和差異性是當今人們思想的重要特征。政治思想工作者必須從以人為本的高度去理解和接受職工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尊重人們的多樣性的物質和文化追求。
二、科學發展是民營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企業發展之中。建立平衡各階層員工利益的利益平衡和權益保障機制,認真探討現行薪酬體系和分配制度在設計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不足,規劃設計能保障和平衡兼顧各級員工利益的分配制度和保障機制,切實維護員工工作權利、身心健康、醫療保險等權益,讓員工在企業和諧發展中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堅持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雙贏”。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功能,引導民營企業樹立“共富觀”,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社會關系,共同創建和諧穩定、有利于長遠發展的社會秩序。在社會主義框架下,民營企業既要關注自身效益也要關注社會效益。在實現二者統一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大局觀”,明確發展的目的和科學的發展方式,建立與時代進步潮流相適應的發展觀念、價值取向和增長方式,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三、人的全面發展是民營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著眼于素質的提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注重人的個性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重視提高人們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因此,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一是提高業主和員工的素質是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二是調動廣大業主和職工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是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經常任務;三是做好穩定民營企業人心的工作是當前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強化創新觀念。一是觀念要創新,觀念的轉變決定體制的轉變,理念的創新催生實踐的創新,要倡導創造性思維,進一步解放思想,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現代企業經營環境空前開放,廣大職工思想日益活躍,要樹立民主、開放的新觀念,從觀念上主動適應時代特點,要打破固定單一的思維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二是內容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本著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尊重人、理解人、凝聚人為出發點,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引導職工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三是方法要創新,要以靈活的工作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項任務和目標融于日常的企業生產和企業生活中,貼近職工思想實際,貼近生產經營實際,貼近生產經營管理實際,開展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因人、因地、因時、因事而異,講求實效性,注重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