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引領建設西部人才高地
劉奇葆
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5月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發揮高層次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人才規劃綱提出,要把“高端引領”作為我國未來人才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四川著眼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著力抓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在高端引領上狠下功夫,加快建設西部人才高地。
四川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首先要建設西部人才高地。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制定了《四川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西部人才高地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把四川建成“人才密度高、人才素質高、人才效能高、人才結構優、人才環境優、人才競爭力在西部領先”的西部人才高地總體目標。
加大培養力度,著力打造高端人才集群。組織實施重大人才工程,依托項目育才、聚才、引才,是快速催生高端人才群體的有效途徑和成功經驗。從今年開始,四川每年投入專項資金,圍繞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和企業家為重點,組織實施三大人才工程。實施“天府科技英才計劃”,打造能夠引領優勢學科、發展高新技術、催生新興產業的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集群。實施企業家培育計劃,打造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的優秀企業家集群。圍繞四川大企業大集團培育戰略,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企業家、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家和優秀職業經理人后備人才。實施“塔尖”產業人才聚集工程,打造集約程度高、規模效益好、引領帶動強、比較優勢突出的產業人才集群。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油氣化工、航空航天六大產業領域,采取特殊政策,聚集優秀人才,以人才“塔尖”支撐引領產業“塔尖”。
加大引進力度,快速壯大高端人才隊伍。以戰略眼光和開放視野搶抓機遇,更加主動地利用國際國內兩種人才資源,大力引進海外、省外人才和智力,是我們快速壯大高端人才隊伍、提升人才核心競爭力的便捷之路。2009年以來,在國家“千人計劃”帶動下,四川按照“突出重點、按需引進、以用為本、特事特辦”的原則,組織實施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首批資助引進的電子信息、化學工程、生物醫學、現代制造等領域高端人才,在開展前沿研究、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發展高新產業、培養本土人才等方面,迅速顯現了“引進一個、帶來一批、影響一片”的人才倍增效應,全省留學回國人員數量連續兩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近期,四川又專門制定加快引進高層次領軍型人才的實施意見,擬在“十二五”期間,面向海內外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戰略型、領軍型人才,通過重點扶持,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形成高端人才區域比較優勢。同時,積極擴大人才工作對外開放,推進人才發展區域合作。
加大使用力度,充分發揮高端人才作用。目前,高端人才在使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存量盤活不夠、有效發揮作用不夠,與經濟和市場結合不緊,科研成果轉化少,加之中央在川單位強、軍工強,地方弱、企業弱的分布缺陷,需要我們進一步突出以用為本這個原則,更加強化人才工作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這個導向,切實把用好人才作為促進人才發展的中心環節,大力盤活高端人才存量,優化高端人才配置,不斷引導和激發他們在市場中實現價值、創造財富。緊扣實施產業發展規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大部署,依托國家和省重大科研項目、重大工程、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項目等,采取“項目+帶頭人+團隊”的方式,使用、聚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帶動一批青年科技英才。加強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組建產學研創新聯盟,加強軍民科技資源集成融合,引導高層次人才向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一線集聚。
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人才競爭的背后實質上是人才環境的競爭。建設西部人才高地,必須把人才環境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營造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社會環境,寬容失誤、鼓勵創新的工作環境,寬松和諧、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提供基礎條件。重視依靠深化改革、大膽創新,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健全人才工作運行機制,著力解決制約人才工作發展、制約人才發揮作用的突出矛盾,營造更加科學、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人才制度環境,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創優的活力和動力。啟動建設10個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省級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對特需急需人才制定特殊政策措施,為各類優秀人才來川或在川干事創業、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環境、提供條件。
(作者為中共四川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