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提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理論升華,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歷史和實踐經驗。“同心思想”對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對于推進新時期參政黨的自身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準確把握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思想內涵,堅定踐行,建設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參政黨。
一、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共識
同心同德是政治立場。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永遠跟共產黨走是“同心思想”的核心。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回顧歷史,過去的90年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波瀾壯闊的90年,是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90年,也是開拓創新、鑄造輝煌的90年。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任,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多黨合作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理想的共識,道路的認同,是鞏固和發展我國的多黨合作事業,團結和凝聚廣大成員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的根本前提。無論是歷史的發展,還是現實和未來的發展,中國都離不開共產黨的領導。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格局中,社會主義事業必須有自己的主心骨,要有自己的核心,中國人民的主心骨和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參政黨要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增進共識。不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始終做到堅持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不動搖。堅持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大力弘揚我國多黨合作事業的優良傳統,不斷鞏固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充分體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和諧政黨關系。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于參政議政全過程,貫穿于一切政治活動中。
二、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信念
同心同向是政治方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斗是“同心思想”的要求。偉大的事業需要堅定的信念支撐和推動。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之奮斗的目標。
目標就是方向。作為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風雨同舟的參政黨,目標追求必須與中國共產黨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以強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匯聚力量,致力于共同的理想和事業,不辜負歷史、國家、人民賦予的使命。
三、在行動上同心同行,為推動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匯聚力量
同心同行是政治責任。堅持和共產黨同心同行,共同推動各時期工作任務落實是“同心思想”的體現。參政黨踐行“同心思想”,就是要以共識堅定立場,以目標引領方向,以實踐推動發展。一是服務于主題主線,就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等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為“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凝聚智慧和力量。二是充分發揮黨派的特色和優勢,立足改善民生,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踐。貼近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千方百計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動員組織會員中的實業家研究策劃“同心工程”,打造多黨合作的“同心”品牌,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三是通過實踐不斷完善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充分發揮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的優勢。著眼于提高政治協商的質量,研究、分析、判斷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復雜情況;廣泛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訴求,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依據。化解社會矛盾,凝心聚力推動社會科學發展。
參政黨踐行“同心思想”,必須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只有用“同心思想”指導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才能做到自覺堅定堅持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自覺堅定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斗,自覺履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