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鄉鎮衛生院吸引高層次人才
哈爾濱市近年來加強基層建設,吸引不少大學生扎根農村、服務基層。該市香坊區成高子鎮中心衛生院的47名醫護人員中,有27人是大專或本科以上的學歷,他們深受患者信任。
培養人才固基層。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人才是關鍵。基層工作重心是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需要全科醫生這個“多面手”,而目前基層合格的全科醫生比較匱乏。2011年,國家決定建立全科醫生制度,要求到2012年使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農村鄉鎮衛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再經過幾年努力,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同時,創新激勵政策和方式,通過契約服務、按人頭付費、開辦診所、邊遠貧困地區工作提供特殊補貼政策等,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基層工作,把人才留在基層、穩定在基層,當好群眾健康“守護人”。
對口支援助基層。單靠基層自身,短期難以強起來,還需借助外力。國家已制定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制度,要求每所城市三級醫院通過派出醫生、實行托管等多種形式,與3所左右縣級醫院或鄉鎮衛生院建立長期對口協作關系;鼓勵、支持大醫院醫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坐診、定期巡診;落實大醫院醫生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農村服務一年以上的政策。
英國的全科醫生制度
英國居民可在社區醫院選擇一名全科醫生,由其負責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生病時一般先找全科醫生就醫。全科醫生由國家發給全額工資,因而可以專心為居民診療。
此外,還要通過減免診療費用、提高看病報銷比例等傾斜政策,運用經濟杠桿,進一步降低基層診療費用,吸引患者來就醫。并探索建立基層與大醫院的轉診機制,引導群眾養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習慣。
北京市社區醫院就診量逐年增加
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改革,不斷增強社區醫院吸引力。一是完善公益性。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使社區醫務人員吃上“皇糧”,有效解決以藥養醫問題。常用藥品實現零差率銷售,藥品價格比大醫院平均下降36.1%。二是多渠道引進好醫生。采取接收應屆畢業生、返聘大醫院退休醫師等方式,不斷提高社區醫院診療水平。三是實行轉診制度。社區醫院與三甲醫院開展對口協作,患者通過社區醫院向大醫院轉診,比直接到大醫院掛號還方便,且免收掛號費。四是推行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居民可以通過簽約形式,得到常見病診療及健康管理等基本醫療服務。目前,到基層就診患者比重已由2006年的5%提高到42%左右。
百姓心聲
◎醫生是守護生命的天使。他們的價值在于用醫療技術救人,而不是靠賣藥掙錢。
◎為什么手機能漫游,醫保卻一直不能全國“漫游”呢?這很不合理,很不方便。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關鍵就是要能夠買到便宜藥。如果像以前一樣,藥品一降價就“見光死”,老百姓還是得不到實惠。
◎一般的感冒發燒,我現在就去社區醫院,方便又便宜。干嘛非要扎堆去大醫院呢?有時候,觀念一換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