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學術世界性發展機遇的標識
www.xpshebei.com?2011-12-31 09:35? 劉倩 李瀟瀟?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我來說兩句
中國學術正處在重大轉變的前夜,中國學術正面臨世界性的發展機遇。2011年,必將以其具有標識性的學術意義載入世界學術的發展史冊。 當代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及表現舉世皆知,資本主義危機的深重程度舉世皆知。基于資本主義的制度前提,西方世界并沒有找到擺脫危機的出路。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歷史獨創性,為人類文明史增添了新的樂章。“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在歷史醞釀重大轉變的時刻,不論是發展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理論體系,還是一百多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以及各種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面臨著新挑戰。在此背景下回眸2011,這一年無疑是中國學術史上值得深思的一年。 這一年,歷史與當下、世界與中國的風云際會,為思想家理論創造提供了豐富的研究場域和獨特的思想體驗。建黨90周年與辛亥百年的交匯,為思考近代中國革命道路的內在邏輯、理解中國實踐與思想的現代性譜系創造了獨特的時空節點。蘇聯解體20周年之際,西方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占領華爾街”與倫敦騷亂的上演,在思想分歧的中國和自由主義主導的西方世界重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力度和現實意義。“9·11”事件發生10年之后,“反恐”并未因拉登之死而畫上終止符。卡扎菲政府的倒臺以及阿拉伯國家的動蕩,并不意味著西方民主“福音”的來臨,而是愈加顯示出國際安全與世界格局面臨的嚴峻局勢。 這一年,從國家戰略、制度保障到資金支持,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獲得了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勁動力。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的頒布、創新工程的啟動、“繁榮計劃”的穩步推進、社科基金的大幅增長、“走轉改”在社科界的深入進行,從宏觀架構到具體運作,為中國學術的快速騰飛規劃了藍圖、設計了方案、指明了路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世界格局中,鮮明地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光明路徑。這不僅是文化建設在國家戰略層面的凸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成就、政治優勢的必然延伸,而且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確立理論自覺和學術自主具有邏輯和目標的一致性。 在這樣的時空際遇中,紀念與反思、對話與建構成為貫穿2011年中國學術的基本線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