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關鍵在“市民化”
www.xpshebei.com?2012-01-19 10:02? 徐元鋒?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城市化是解決城中村問題的契機 城區“吃”了村莊,又“消化不良”,城中村的土地權屬、戶籍等體制仍保留農村模式 記者:城中村可謂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一個獨特現象。一方面是城市的快速擴張,另一方面是戶籍、土地等制度缺乏彈性,二者不同步造成局部與整體的脫節。盤龍區的城中村情況如何? 吳濤:昆明建城1200多年,急劇擴張卻是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前后,特別是2004年城市區劃調整之后,“造城運動”火熱。這個過程中,的確如你所說,城區“吃”了周邊村莊,又“消化不良”,城中村在土地權屬、戶籍、行政管理體制上仍保留著農村模式,幾乎被城市遺忘。“非農非市”的尷尬處境導致其長期游離在城市規劃外,基礎設施不配套、安全隱患多、治安情況復雜,反過來制約城市的整體建設和品質提升。 記者:從某種程度上看,城中村的存在,也是城市發展的一個“存量”。這幾年盤龍區的城中村改造突破性增長,基本思路是什么?給區里帶來了哪些實惠? 吳濤:城市化造就了城中村,解鈴還需系鈴人,解決這個問題還要靠更加科學的城市化。目前看,城市發展亟須城中村把占地釋放出來,讓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成為可能。城中村改造商機巨大,可能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城中村改造帶來的實惠集中體現在兩方面: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區產業層級。例如,因為下水管道不連通,城中村的廢水進不了污水處理廠,滇池很難治理,更不用說騰出來的土地用于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另外,盤龍區沒有工業園區,但通過城中村改造有利于發展現代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近3年來,就因此新增了10多棟寫字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