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換屆:2012世界將會怎樣
www.xpshebei.com?2012-01-20 10:08?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我來說兩句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 俄羅斯:反對派能扳倒普京嗎 姜 毅 俄羅斯是在杜馬選舉風波中迎來新的一年的。一些政治力量和選民指責選舉中出現“舞弊”,2011年12月4日起,全俄各地先后發生了不同規模的抗議示威。由于活動的規模、參與的人數均創下了十年來的記錄,習慣于俄羅斯政治“平靜”運轉的人們頗感詫異。于是,一些人喜形于外、一些人憂心忡忡。但,他們可能都錯了。 首先,從各種民調、包括此次杜馬選舉都可以看出,在俄羅斯政治力量結構中,“統一俄羅斯黨”依然是影響力最大、資源掌握最多、組織體系最好的政黨,依然享有一定的民意基礎。這也意味著,以統俄黨為主要成分的政權對局勢依然有相當的控制能力和行政能力。與此相似的是普京因素,其個人魅力、社會認可度、政治力量基礎、執政理念與其他勢力的交叉度等等,都是其他所有政治家目前難以企及的。 其次,目前所稱的“反對派”其實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包括了從左到右不同的政治團體。不僅其影響力與統俄黨有一定的差距,它們之間同樣不小的差別也決定了不可能實現挑戰行政當局的聯合。何況一些政治力量在杜馬選舉中的成績也不算差。因此,盡管牢騷滿腹,但主要反對派并不“奢望”徹底“翻盤”,第六屆杜馬還是如期履行職能。基于這樣的視角,對結果應該也就不難預測:一個相對強大的普京與若干并不強大的候選人的角逐,挑戰者之間選票的分散“無形”中將凸顯普京支持票的相對集中。僅從選舉的技術層面,就可以預見普京在總統選舉中勝出的結果。 第三,期望社會和政局穩定仍然是俄羅斯社會主要情緒。經歷過劇烈社會動蕩的俄羅斯人非常清楚,摧毀容易、重建難。況且許多人的不滿也只是指向當局的某些不足、而非政權體系和制度。俄羅斯一些觀察家在分析了去年12月的社會風波后指出,各地的示威活動不能認為是政治抗議運動,而是公民表達訴求的運動。這些公民對當局提出要求,希望尊重他們的權利,但并不是想推翻政權。 由此可見,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俄羅斯政權控制能力的基本面、社會情緒的基本面、政治力量對比的基本面都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因杜馬選舉激起的漣漪尚不足以掀起撼動政局的大浪,更誆論這個“春天”、那個“革命”。 然而,如果因為2012年初能夠實現權力平穩過渡,就對去年12月的事件、特別是其產生的深層原因視而不見、不以為然同樣是短視的。 “政權黨”在杜馬選舉中以失去77席慘勝、以及隨即引發的大規模集會,還有可以預見的各種力量在總統競選活動中重新活躍等等,應該都顯示出俄羅斯政局和社會情緒一些新的動向——哪怕它還只是細小的跡象。 2000年以后,由于各種因素的推動,俄羅斯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然而,十多年過去后,2012年的俄羅斯所處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國家發展面臨的首要任務、社會關心的主要問題也有所變化。如果說恢復秩序、實現穩定、擺脫衰退是當年第一位的要求,那么,如何實現持續的增長,通過改革和創新提升經濟、社會進步的質量就應該是現在主要課題。 因此,杜馬選舉后出現的一系列新情況,與其說是社會對政權的不滿,不如說是期待變革的訴求,是希望政權解決新問題時采取新思維、新政策的壓力。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何以許多俄羅斯分析家在探討近來社會風波時都把“變”當做關鍵詞,何以梅德韋杰夫強調,只有意識到“舊”方式已經失效,國家才能有所前進。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普京在與民眾連線時,為什么說未來的大選,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他自己。對普京來說,贏得3月的選舉應該不難,而如何贏得下一個任期,則會是一場考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