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www.xpshebei.com?2012-02-02 18:17? 陳憲?來源:《解放日報》 我來說兩句
為什么?因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像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實現現代化一樣,不是用一個指標,而是要用一個指標體系;不是用一個總量指標,而是要用多個結構性指標。也就是說,中等收入陷阱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總量指標只能反映問題的表象,結構性指標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人均GDP和GDP一樣,都是總量指標,都有著明顯的局限性。我們知道,人均GDP與人均收入相比,后者更能反映一國(地區)老百姓的福利狀況,而且,由于發展階段、增長質量等原因,不同國家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有較大的差異。例如,中國目前人均收入占GDP的比重,與國際一般水平相比顯著偏低。據IMF和世界銀行的數據, 2010年,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均在60%以上,如美國為79.80%,英國為78.10%,法國為61.02%,德國為62.33%,日本為81.54%,中國香港也高達79.97%,中國內地則為 24.34%。由此表明,單位 GDP中有多少轉化為個人收入,在各國是有較大差距的。因此,即便一國人均GDP達到了高收入國家的水平,也并不能表明該國老百姓的福利達到了高收入國家的一般水平。 也就是說,判斷一國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從該國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等方面入手,看其經濟、社會的協調與和諧程度,才能得出比較可靠的結論。南美、東南亞那些人均GDP已經或者接近達到高收入水平的國家,之所以還不被視為高收入國家,就是因為它們在收入分配、城市化、產業結構和公共服務,乃至社會管理等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直接威脅到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所以,不克服上述這些缺陷,就不能認為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就中國現階段而言,是否能夠在收入分配、城市化、產業升級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的改善和進步,同樣是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所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9]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對策:大幅提高居民收入
- [ 09-07]多方著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 08-09]胡鞍鋼:中國能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 07-25]依靠科技創新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 [ 06-29]辜勝阻:個稅改革要切實減輕中等收入階層稅負
- [ 12-20]厲以寧:擴大內需主要靠中等收入者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