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智:強化科技支撐 保障農產品供給
www.xpshebei.com?2012-02-03 17: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我來說兩句
二、當前我國農業創新和推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應該說,近10年來,我國農業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1年,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達到了53.5%,主要農產品基本上實現了良種化,大宗農產品的主要作業環節實現了機械化。在體制機制上,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創新農技推廣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人員聘用制度、責任推廣制度、工作考評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多元推廣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完善。例如,寧夏、安徽等地按照精干、統一、效能的原則,積極推行“管理在縣、服務在鄉”的管理模式,初步解決了條塊分割造成的管人、管事分離的問題;浙江省上虞市積極推進農技推廣機制和服務創新,加快構建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在糧食、蔬菜、水產、茶果、畜禽、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導產業中全面推行農技推廣工作責任制度等等。尤其是2008年以來,農業部門推行的建立鄉鎮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財政保障有所加強,農技推廣人員的總體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對新形勢下農技推廣的適應性越來越強。 雖然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體系改革取得顯著成就,但我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依賴進口,凡是外貿依賴性較高的品種價格都很高,對農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已經造成障礙。在科技創新領域,科研體制還遠沒有理順,科研的重復現象依然很嚴重,科研導向問題依然沒有很好地解決。 在技術推廣方面,我們總結,仍然面臨著至少如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服務內容不能滿足農戶需求。目前政府系統的推廣體系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其服務主要針對傳統農產品,或者當地的主導產業,但農戶對技術的需求是多樣性的,必須建立多元化的農技推廣體系才能滿足農戶生產需求。當前,我國政府系統農技推廣體系服務活動的行政性很強,在農技推廣過程中,鄉鎮農技機構將各目標群體視為“同質”的,統一提供技術;服務領域上以產中服務為主,尤其以種植、田間管理技術居多,很少涉及產前、產后服務;推廣品種的選擇上主要以農作物推廣為重點,以提高產量為目標;服務內容主要集中于統一提供良種,統一灌溉,以及簡單的種養技術指導等;技術類型主要為高產技術和節約資本的技術。隨著農業農村經濟商品化進程加快,農戶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農技服務需求與單一的政府農技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投入資金短缺。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投資的體制為地方負責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與基本事業費,技術推廣項目專項經費絕大多數來自省級與中央的投資(地市級的投資很少),有不到20%的縣每年會下撥一定的技術推廣專項經費。對于國家及省級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經費,其下撥的經費先經縣財政,然后到農業局,再到技術推廣機構。由于許多縣級財政較為困難,使得這種經費下撥往往出現截留現象,使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經費不能最終用到技術推廣活動中來。即使項目經費最終到達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由于技術推廣人員的事業費等經費缺口較大,很大部分也被用作發放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或招待費等,用于培訓與試驗的經費很少,用于技術推廣人員進修提高的更少。投入資金的短缺使得公益性的農技推廣體系很難實現其服務功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3]進一步突出農業 科技創新的重點
- [ 02-02]一號文件:四大舉措打通農業科技“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