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十六大”以來財政工作堅持以人為本
www.xpshebei.com?2012-08-27 16: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我來說兩句
【核心提示】十六大以來,在財政支出管理改革方面,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變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增強,財政職能和支出保障范圍進行了調整優化。財政工作系統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不斷強化公共支出功能,優化支出結構,重點保障公共服務領域支出需要。 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到2020年前后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這一重要的階段性目標銜接了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總體戰略目標。2003年至今,是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完善與深化階段,醞釀著新突破、新舉措。 制度創新與改革 十六大以來,財政體制基本框架改革主要取得了兩方面進展:一是推動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創新。湖北、安徽、江蘇、江西等多個省份總結借鑒了浙江省實行多年的“省直管縣”的財政體制經驗,并開始實施。取消農業稅后,安徽實行了“鄉財鄉用縣管”的改革試驗,并在大部分省份得到推廣。“省直管縣”和“鄉財鄉用縣管”這兩項改革有助于減少省以下的財政層級,有望成為實現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七大提出的“減少行政層級”在實際操作中的切入點。二是自2005年起,國家對縣鄉創新實行“三獎一補”的財政獎補轉移支付制度,有效緩解了縣鄉財政困難,改進了轉移支付方面的制度。 十六大以來的稅收制度改革是一種結構性、漸進式的調整。具體而言,調整體現在八個方面:一是農村稅費改革全面轉向農村綜合改革階段。二是增值稅轉型穩步推進。三是所得稅改革邁出新步伐。四是研究實施有利于節約資源、開發新能源的財稅政策,積極調整并完善資源稅政策。五是于2011年在上海、重慶兩地啟動住房保有環節稅收改革試點工作。六是實施營業稅轉為增值稅改革。七是為應對金融危機,于2009年的宏觀調控中大力實施結構性減稅,有選擇地降低、減收稅負等。八是于2004年相繼頒布實施新《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等一批法規,加強稅收征管力度,提高稅收征管規范性,促進稅收收入持續大幅增長。 十六大以來,在國有資產管理和政府與企業關系方面,國務院于2007年9月發布了《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這對于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及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是公共財政框架下復式預算體系建設的重要進步。2007年,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企業所得稅法草案,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規定統一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標準稅率定為25%,并進一步統一了稅前扣除標準和優惠條款。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企業所得稅首次實現“一稅同企”,標志著我國經濟進一步與國際接軌。2008年后,在中央級國有經營預算管理框架下,實施了國有大型企業上交國庫一定比例年度資產收益制度。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