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資“被增長”倒逼工資統計制度改革
www.xpshebei.com?2012-08-27 16:28? 吳學安?來源:學習時報 我來說兩句
世界銀行前行長劉易斯斯普雷斯頓說過:“單就發展理論本身而言,其實并無多大價值,除非將它們應用于實際,除非它收到了成果,除非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其實,拿“平均工資”說事,顯示職工的“薪情”不錯,無疑是脫離國情和現實。中國地域廣闊,發展水平也大相徑庭,沿海發達地區員工與內地的職工的工資相差懸殊,不能同日而語。平均工資逐年上漲能說明什么問題?同比增長又能說明什么?是落后地區員工工資迎頭趕上的推動,還是發達地區工資水平更為快速上漲勢頭彌補了日益加大地區落差,從而拉高“平均工資”的水準? 社會財富如同一個大蛋糕,如果一個人吃了大半個、一群人分得小半個,然后來談“人均”,就沒多大意義了。從現行統計制度得到的工資數據看,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從行業看,目前平均工資最高的依次是證券業、金融業、航空運輸業。平均工資最低有木材加工、紡織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最高行業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11∶1。除了一些行業的平均工資遠高于其他行業之外,同一行業內的工資差異也是十分巨大的。比如,同是銀行業,行長和高管的工資,高過普通職工數十倍。 雖說對于國企高管高薪酬現象的爭論,仍然各執一詞、莫衷一是,但時下不同行業的在崗職工工資水準差距急劇拉大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行業不同、職位不同、身份不同,造就了壟斷行業年收入10多萬元的抄表工,也讓許多行業一線普通員工的工資水平多年來徘徊在一二千元之間。雖說為了更好反映工資變化情況,國家統計局已經著手進行工資統計制度改革,包括對私營單位工資統計進行論證和試點,但個私企業工資統計,目前還難以做到按季度調查,只能按年度進行。隨著國家工資分配體制改革,社會精英階層的薪酬水平迅速提高,數以千萬計公職人員的工資收入也得以普遍提高,這無疑將大幅度提高“平均工資”的水平。但“平均工資”上漲能否說明全體勞動者的收入都得到均衡增長,仍需要清醒對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