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網9月26日訊 今天中午,平安銀行官方認證微博針對“理財巨虧”事件進行回應,并稱“銀行將尊重判決的結果,該是銀行承擔的責任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詳細請見輿情報告《180萬元理財變1萬元 平安銀行聲稱“無責”》)
青島市民王女士在原深圳發展銀行存入180萬元辦理黃金理財產品、半年只剩下1萬元,一怒之下她將銀行告上法庭。這一消息最近受到各界關注。該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目前正在等待最終判決。銀行方面表示,王女士所購買的其實并非銀行理財產品,而是通過銀行平臺參與黃金T+D交易,她并沒有與銀行簽訂協議。但為之服務的理財經理是否違規接受了客戶委托,目前正在調查中。
而該案件的另一受害者姚女士也將平安銀行告上法庭,法院已于9月17日立案調查,據姚女士透露,平安銀行涉案理財經理仍舊正常上班。
平安銀行轉發微博 稱客戶曾賺90萬后轉走
平安銀行中午轉發“專職BUY金女”的微博,稱“不足半年時間,能在一個月盈利50%隨后再虧損99%。即使從常識判斷,這樣的產品也不可能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并非一開始就虧錢,她曾在此交易中賺了大概90萬元,賬戶資金陸續轉出270余萬。當她再次將180萬轉入黃金T+D賬戶后,遇到貴金屬暴跌,客戶爆倉,因此9月份交易賬戶只剩下1萬余元。”
但據王女士之前在媒體采訪時,針對該問題進行過投訴,王女士的賬戶在此期間,交易賬戶曾先后盈利了966000元,其中712800元是按照約定匯入由薛某填寫匯款單的指定帳戶,換而言之,就是收益竟然歸薛某所有。之后,王女士多次向深發展銀行總部投訴,而當時深發展總部韓女士回復王女士,勸阻其不要打官司,并稱會妥善解決。
北京恒紫金公司已經破產 “要錢找銀行”
據青島廣播電視報報道,該案涉及的第三方理財公司是北京恒紫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06年,為中國第一批成立的專業專注從事黃金市場開發和研發以及貴金屬銷售的公司。理財經理薛某事后曾說,恒紫金公司已經破產,公司法人別志平不知所蹤。“現在打官司也沒用了,北京的公司已經破產,唯一的辦法就是添上錢讓別志平把賠的錢再賺回來。”之后,客戶終于聯系到了居間人別志平。別志平說:“想要錢找銀行。”
如此,王女士理財巨虧的180萬該找平安銀行、北京恒紫金公司還是當時的客戶經理薛某索賠?亦或是自己自認倒霉?誰是誰非唯有等待法院的調查判決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