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題:稅收賬本凸顯經濟向好 便民辦稅再獲多項進展——盤點一季度稅收領域新亮點 新華社記者 申鋮 一季度稅收數據向好,多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地,便民辦稅再獲進展……19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一季度我國稅收領域的多個新亮點。 稅收有“加”有“減”折射高質量發展 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39243億元,同比增長17.8%,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稅收收入形勢總體較好,實現了稅收收入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說。 多項稅收數據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今年一季度,與企業增值能力相關的國內增值稅增長20.3%;與經濟活躍程度相關的印花稅增長12.8%;與企業盈利水平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增長11.9%。 在稅收數據和質量均“加”的同時,一系列“減”的政策也得到落實。今年以來,稅務部門持續推動減稅降負,為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提供助力。 據稅務總局辦公廳副主任付樹林介紹,一季度,稅務部門落實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稅904億元,同比增加344億元,增長61.4%。 舉例來看,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企業所得稅197億元,同比增長143.2%,為創新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動力。 同時,稅收政策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方面也取得成效。 據付樹林介紹,一季度稅務部門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共計減稅469億元,同比增加108億元,增長29.9%。其中,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稅優惠政策減免企業所得稅154億元,同比增長65.6%。 便民辦稅再獲多項進展 今年一季度,稅務部門連續第5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5類20項1771條細化措施,推動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據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孫玉山介紹,目前,這一行動已經取得三大方面的進展。 一是推行清單式服務。根據稅務總局2月發布的《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目前各省已基礎完成了本地“最多跑一次”清單的發布工作,并分別編制了本地“一次不用跑”或“全程網上辦”清單。 二是推進財務報表稅企間轉換。目前,稅務總局部署福建稅務部門在全省范圍推廣財務報表自動轉換工具,進展順利,為下一步全國推廣提供了經驗。 三是進一步優化實體辦稅服務。大力推進全國通辦業務,目前已經有納稅人到廣州、上海稅務機關辦理了全國通辦業務。此外,依托網上辦稅服務廳,為新辦納稅人提供“套餐式”服務,實現新辦納稅人法定義務事項和首次領用發票相關辦稅事項一并辦理。 “下一步,稅務總局將繼續組織開展好二季度‘春風行動’,進一步提升納稅人獲得感。”孫玉山說。 納稅信用評級擴圍激勵守信企業 如今,納稅信用情況作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部分,越來越受社會公眾尤其是納稅人的關注。 “今年,稅務部門進一步擴大納稅信用評價范圍,將新設立的企業、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的企業和適用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的企業納入評價范圍。同時,將原有納稅信用級別A、B、C、D四級增設為A、B、M、C、D五級。”孫玉山說。 據介紹,未發生相關失信行為的新設立企業,或者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且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的企業,可被評為M級。增設M級,有助于讓更多納稅人擁有稅務領域信用資產。 此外,孫玉山表示,今年的評價戶數由2017年的882萬戶增加至2388萬戶,基本實現了納稅信用評價對企業納稅人的全覆蓋。 在參評的擴圍企業中,近九成被評為B級或M級。今后,這些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增值稅專用發票網上勾選認證等稅收領域便利措施,還能在申請貸款、參加評選等方面獲得諸多便利,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 數據并顯示,排除擴圍因素,與2017年同口徑相比,今年A級企業占比由8.04%上升至10.18%,連續第3年保持穩定增長,B級企業占比也出現上升,C級、D級企業占比則出現下降。 孫玉山說,“這些數據反映出我國納稅守信群體穩步擴大、失信群體逐步縮小,納稅信用總體狀況持續向好。” |
相關閱讀:
- [ 03-29]鼓樓發放千萬元商貿獎勵 惠及320余家企業
- [ 03-29]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有何意義 專家:推進稅收法治建設
- [ 03-13]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今年18項涉稅改革舉措“分量很重”
- [ 01-23]符合導向的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可享優惠
- [ 01-18]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切實優化營商環境 營改增累計減稅近2萬億元
- [ 01-18]營改增減稅近2萬億元 這些國家減稅紅利你知道嗎?
- [ 01-02]中國煙草消費世界第一 稅收手段能否控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