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自貿片區掛牌3年來,全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新增企業和注冊資本分別比掛牌前增長4倍和3.87倍 東南網4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舉目望海,東南潮涌逐浪高。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掛牌成立三年來,在東海之濱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浪潮:以體制機制創新營造出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大力培育新興產業,物聯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風生水起;金融創新闖出新天地,基金小鎮助力實體經濟邁上新臺階;對臺交流展現新作為,對外開放助力“一帶一路”譜寫新篇章。 風起帆張,改革大船再起航。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福州自貿片區將在更高起點再出發,挖掘改革潛力,破解改革難題,開啟新的航程。 構筑創新高地,營商環境邁向國際化 今年1月,在福州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新注冊成立的福建美高鐘表有限公司負責人領到一張新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 之所以稱為“新版”,是因為這張備案登記表雖然通過一個窗口辦理,卻同時實現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和原產地證備案登記“兩證合一”,改變了原來分別向商務主管部門和檢驗檢疫部門、貿促會機構申請“兩證”的傳統方式,在全國開了先河。 “原來企業要分別到商務、檢驗檢疫、貿促部門辦理,時間需要2~3天,現在只要到一個窗口,立等可取,極大方便了企業,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福州自貿片區相關負責人說。 三年來,這樣的改革創新在福州自貿片區源源不斷,體制機制創新高地初步形成。 據統計,福州自貿片區自掛牌以來,已推出11批136項創新舉措,位居全省三個片區第一,其中全國首創39項,復制推廣到全國、全省的分別有6項、65項。經第三方機構畢馬威根據世行標準對營商環境的評估,福州自貿片區營商環境模擬排名為全球第48位。 到福州自貿片區投資的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提升感受最深刻。 去年底,福建愛搜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周靜在福州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領取營業執照時,沒想到發到手里的還有一張《銀行開戶許可證》。“原來得領到營業執照后,再去申請開戶許可證,現在一次發放,只用了原來1/3時間,太方便了!” 一連串的數字對比讓人強烈感受到福州自貿片區撲面而來的改革氣息: 企業注冊成立,以前要跑4個部門、提交4套資料、耗時15個工作日,現在1個綜合窗口提交1套資料,最快0.5個工作日完成;企業進出口報關,以前要跑海關、國檢、海事、邊檢等2~4個部門,提交5~8份材料,現在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僅需要1次線上填報,申報時間從4小時減至5~10分鐘;原來分散在省、市、區三級政府部門的440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集中入駐綜合服務大廳,實現“辦事不出區、審批不出區”…… 福州自貿片區掛牌前共有企業7072家,掛牌以來至今年3月底,新增企業29110戶,注冊資本5178億元,分別比掛牌前增長4倍和3.87倍。此外,新增外商投資895個、注冊資本515億元,分別占全市43.36%、63.96%,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 培育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動力更澎湃 機制創新,催生產業優化的蓬勃動力。 走進全國首家掛牌成立的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一家家物聯網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正夜以繼日地進行研發創新測試。自今年1月啟用以來,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已為3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已參與20多項行業標準制定,推動本地物聯網企業通過參與產業標準制定,持續領跑整個行業。 “企業落戶后,開放實驗室專門設立項目專家工作組,對重點項目的研發、測試、認證、標準制定以及孵化等,開展跟蹤對接服務,給我們幫助很大!”福建東方物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順說。 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是福州自貿片區積極搭建產業平臺、大力培育新興產業的縮影。 掛牌成立3年來,福州自貿片區針對重點試驗任務和各區塊功能定位、產業特色,配套出臺42個產業扶持政策,有力促進物聯網、跨境電商、整車進口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物聯網產業高歌猛進。截至目前,福州自貿片區通過認定的物聯網企業達104家,其中上市企業達19家,掌握核心技術發明專利220多項,主導或參與20多個垂直應用領域的產業標準制定。2016年,福州自貿片區物聯網產值達560億元,占全省的四分之三;2017年,片區物聯網產值攀升至610億元,在全省物聯網產業繼續擔當領頭羊的角色。 今年3月,由福州自貿片區牽頭,全國跨境電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廠商對接大會在福州舉行,行業巨頭eBay首次對外公布了推動中國品牌走全球市場的“千帆計劃”。1月,eBay福建跨境電商產業園落戶福州自貿片區,這是我國首個跨境電商全產業鏈聚集園區,將為福建帶來eBay全球資源和服務。福州自貿片區大力培育的跨境電商,正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前景。2017年,實現跨境電商保稅進口64.07萬票、同比增長136.71%,銷售額2.1億元、同比增長124.09%。 在整車進口方面,福州自貿片區依托產業鏈開展系統集成創新,全國首創“整車進口一體化快速通關”“分線管理+驗證整改+事后監管”等監管創新模式,江陰港車輛通關由4~6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2017年,進口整車10049輛、同比增長21%,連續四年進口量居全國26個整車進口口岸第6位、新批口岸第2位。 |
相關閱讀:
- [ 04-19]福州自貿片區推行企業工商登記改革 申請更便捷
- [ 04-16]福州自貿片區:讓營商環境大步邁向一流
- [ 04-12]福州自貿片區對臺資臺企產生“虹吸效應”
- [ 01-16]福州自貿片區市場主體試行“全城通辦、一照兩址”新模式
- [ 12-20]福州自貿片區江陰整車口岸 年進口量突破1萬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