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到2005年,是中國工商銀行轉向國有商業銀行的十年。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按照國務院提出的由國家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的要求,致力于改革調整國家專業銀行體制下形成的經營管理粗放的組織機構體系,再造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防范風險為主線、以效益為目標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 中國工商銀行福建省分行(簡稱“福建省工行”)從提高效益出發,以精簡為主線,對組織機構體系主動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現代商業銀行要求和工商銀行實際的組織機構體系。? 1995年,福建省工行召開“全省工商銀行行長會議”,?提出強化效益觀,深化內部改革,實現向商業銀行轉變目標。 為適應地方區域名稱的變化和經營業務發展的需要,經中國工商銀行總行、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福建省工行二級分行的隸屬關系、機構名稱、辦公地點相繼進行了調整變更。 1997年1月,福建省工行在廈門召開“發展戰略研討會”,確定1997年為“優質服務年”。 1998年,時任福建省工行行長周慕冰主持年初行長會議,首次提出樹立“三高”觀念(經營效益高、資產質量高、自身信譽高),確立了堅定不移走集約化經營道路,實施經營重心向城區轉移,在“魚多的地方撒網”。 2000年福建省工行完成了“十五”計劃的編制工作,提出了跨世紀發展戰略目標和經營方針。 2002年初的“全省工商銀行行長會議”,時任福建省工行行長朱曉平提出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把福建省工行建設成一個在省內金融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財務健康、管理規范、經營穩健、具有良好運行機制、達到國際銀行業監管標準和會計準則要求的“精品分行”。 (圖片資料由中國工商銀行福建省分行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