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農商銀行堅持以“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務模式為紐帶,以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農村經濟內循環,以信用共建推進整村授信,以多方聯動共建開啟發展新局面,助商惠民,踐行普惠金融,全力推動連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多社融合”活力增強 “海水”成“活水” 連江農商銀行與連江縣農業農村局、海洋與漁業局,以及試點鄉鎮人民政府、試點村經濟合作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試點先行、分類對待、穩步推進”為原則,開展村級資產融資新模式試點工作,對農民的資產、資源精準盤點建檔,推出“海域使用權+生產設備+養殖物”綜合授信模式,采取委托村級經濟合作社管理、監督和處置村級資產的方式對有需求的農戶給予授信,促進海洋產業自主有序流動,把產業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農民變股民”,讓“海水”變“金融活水”,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內循環。 “能把海洋資源轉化為用于養殖生產的真金白銀,養殖戶的生產資金就大有保障了!”大建村黨委書記鄭尚杰表示。目前,連江農商銀行共在黃岐、苔菉、筱埕、安凱、下宮5個沿海鄉鎮發放“海域貸”“漁排貸”等貸款330戶,金額超5000萬元,打造廣覆蓋、可復制、易推廣的“海洋經濟+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金融樣本”,促進海洋與漁業經濟向跨越式發展。 “多社融合”力度做強 “守信”變“授信” “在去年疫情肆虐的時候,通過與連江農商銀行的合作極大地解決各供銷社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保障經營順暢、穩定就業局勢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琯頭鎮供銷社主任鄭航亮說道。琯頭鎮供銷社共計三十余家,是連江縣供銷社最多的鄉鎮。連江農商銀行琯頭支行先試先行,積極對接琯頭鎮供銷社,為琯頭鎮供銷社穩崗保就業戰略合作項目預授信1000萬元,提供堅強資金保障,并為琯頭鎮供銷社承包經營的信用商戶加大信貸支持。 為進一步支持連江縣普惠金融發展,加快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今年1月,連江農商銀行與連江縣供銷合作聯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其預授信1億元。合作開展以來,雙方利用資源渠道優勢,以“供銷e家”和“福農e購”的雙平臺為紐帶,搭建電商共享平臺,加強“三農”大數據分析,對信用良好的客戶在擔保方式、信貸額度、期限、利率和農資采購價格、農業服務、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價格優惠。 “多社融合”后勁加強 “困局”開“新局” 為解決小微企業、農戶、養殖大戶等貸款擔保難的問題,連江農商銀行與連江縣金鳳融資擔保公司及福建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合作,分別為企業、養殖戶及農戶提供擔保。目前共為260個企業、養殖戶提供近1.2億元授信,累計為510戶農戶提供1.02億元的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加強與連江縣婦聯、團縣委、鮑魚協會、珠寶協會、煙草公司、農村經濟合作社等單位合作,搭建交流平臺,疊加優勢、整合資源,為企業家、個體工商戶、婦女及青年創業者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和多樣化金融服務。通過開辟信貸“綠色通道”,推出在信貸額度、利率定價等方面給予傾斜和優惠的信貸產品,提供線上銷售平臺,為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或個人在政策、資金、技能培訓上爭取機會,助其解決融資、銷售、技術、宣傳推廣等方面難題,突破困局開新局。截至6月末,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18.57億元。 連江農商銀行將持續深化“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務模式,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激活農村要素市場、推進整村授信、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用行動踐行“政策福音”,用藍色金融助力“藍色經濟”,用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織密與農戶、小微企業的“魚水情誼”,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超越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