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屏南聯社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普惠金融政策,緊緊圍繞省農信聯社黨委“三個結合”工作要求,以寧德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自覺提升政治站位,積極主動擔當作為,從完善服務體系、推進產品創新、優化金融供給等方面協調推進,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譜寫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新篇章。 找準支點,持續完善服務體系 ▲ 屏南聯社金融助理下鄉為老年人辦理業務 “我們老人家以前取錢都要到鄉鎮上去,現在足不出戶在村口就能取到,真是太方便了!”一位老人在屏南縣甘棠鄉新田村的普惠金融服務點激動地說道。 今年以來,屏南聯社在實現網點鄉鎮全覆蓋和普惠金融服務點村村通的基礎上,關注農村留守老年人,充分找準普惠金融服務點這一“支點”,發揮金融助理優勢,在新田村打造了老年人金融服務農村示范點,實現農村老年人金融服務不出村。同時,不斷整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點服務能力,制定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服務點業務計費標準,提升服務點商戶的積極性,提升服務質效。截至目前,屏南聯社已設立143個普惠金融服務點,覆蓋113個行政村,拓展手機銀行61836戶,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 破解難點,持續推進產品創新 ▲ 屏南聯社金融助理了解龍潭村民宿經營情況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屏南縣文創旅游產業發展迅速,吸引了許多外來的常住“新村民”。然而“新村民”想要在當地經營文創旅游產業時,往往會面臨融資難題:既無抵押物,也找不到擔保人,甚至不符合當地的授信條件,部分“新村民”一度因為資金問題陷入經營困難。 “剛來到龍潭村的時候,資金比較緊張,在困難的時候農信社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從剛來時的窘迫到如今的從容,回顧這兩年的發展歷程,作為龍潭村“新村民”的胡文亮滿是感慨。 胡文亮是屏南聯社“古屋貸”產品的受益者。在縣委縣政府的主導下,屏南聯社利用縣域民宿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創新“古屋貸”信貸產品。該產品以古屋經營權作為抵押擔保條件,實行優惠利率,盤活農村“閑置”資源資產,給予“新村民”更多的金融支持。 緊扣重點,持續優化金融供給 ▲ 屏南聯社金融助理與科技特派員共同走訪客戶 “在你們(信用社)的資金支持下,我們按照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及時安排噴藥預防,否則的話這些茄子的病害難以估計。”屏南縣騰豐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先生邊觀察菜地里茄子的長勢,邊對上門走訪的金融助理說道。 今年,魏先生在嶺下鄉的一個空心村承包了70多畝的菜地,前期由于資金不足,只種植了部分花椰菜。金融助理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調查,及時給予了魏先生20萬的優惠利率貸款,在屏南聯社的資金和科技特派員兩方的支持下,魏先生采用“花椰菜+茄子”一年兩熟栽培的方式,使菜地得到了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 今年以來,屏南聯社持續深化“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始終緊扣支農支小工作重點,將信貸資源向“三農”、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截至6月末,屏南聯社涉農貸款余額達23.54億元,比年初增加2.40 億元,增幅 11.35%;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達 3445萬元,比年初增加356萬元,增幅 11.51%;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62戶金額1522萬元;貸款覆蓋面達53.06%,較年初上升1.26個百分點,位居全省農信系統前列。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屏南聯社將始終堅守農信初心,持續夯實金融基礎,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優化普惠信貸業務流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擴大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打造“家銀行、暖銀行、快銀行”,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供稿:屏南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