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一五”規劃正式提出主體功能區之后,又相繼成立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國務院關于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有關主體功能區的各項工作也逐步開展。有關問題需要深入探索,這里主要談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包括三部分內容:全面認識主體功能區;主體功能區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主體功能區與海西城鎮化和城鎮發展。
主體功能區的提出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主要載體。主體功能區是新的區域開發思維,即從沿海地區優先開發到重點開發,如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再到有秩序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開發,即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為首位目標的優化開發區,以集聚經濟和人口、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為首要任務的重點開發區域,以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為首要任務的限制開發區,以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為首要任務的禁止開發區域)。主體功能區體現的是有限發展的思維,不是不發展,而是有限發展,發展要各主體協調。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目標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實現預期目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和系統運作的過程。
主體功能區對城市發展可能產生以下幾點影響:
一是主體功能區規劃本質是城市發展的規劃和指導原則。主體功能區確定了城市發展的分類指導原則,即優化發展的地區,城市集約發展;重點發展的地區,城市需要大發展;限制發展的地區,城市限制發展;禁止發展的地區,則不能大規模發展城鎮。
二是主體功能區提出了未來城鎮化的主要方向,即從禁止和限制開發區域向優化發展特別是重點開發區域遷移人口。
三是主體功能區提出城市體系的主要形態是城市群。城市群的含義就是要求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城市鄉村協調發展;拒絕或者不鼓勵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而是組團式的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有開發的紅線。主體功能區還強調,一個城市的內部空間發展的順序是人居環境、自然生態和工業企業。在一個城市內部也要劃定幾類(可能少于四類)功能區和每類功能區的空間開發紅線。在城鄉關系上,要統籌考慮城市建設用地與農村建設用地,在基本農田和生態地區不變的情況下,要實現城市建設用地與農村村莊建設用地的平衡。
四是作為一個政策譜系對城市的持續影響。所謂政策譜系,即是在劃分四類主體功能區后,還有相應的具體規劃實施政策、人口土地政策、政績考核政策,這四個方面將是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四類區域是為城市劃了建設紅線,規劃措施是具體化,人口土地是調控手段,政績考核是保障。
五是主體功能區可能對城市現有模式的影響。中國城市發展的總體特征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分權體制和開放環境下,由政府主導的粗放的模式。在總體特征下,中國城市又可以分成幾種發展模式,即政策推動型、FDI推動型、重化工推動型、合并推動型、城市經營型、財政與人事激勵型、創業型、國際事務推動型、無所事事型等。主體功能區可能對FDI推動型、重化工推動型、合并推動型、城市經營型等產生影響,但政府主導的特征不會根本改變,甚至會加強;粗放式可能改變,但它是一個長期過程。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