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免費向社會開放,是中國政府近日確定的一項政策。然而,今年春節期間福建省博物院“試水”免費開放,卻遭遇了“受傷”的尷尬。(見2月17日人民網)
中宣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于去年底下發《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后,在一片議論聲中,叫好聲占據絕對主流,公眾盛贊政府英明舉措,普遍認為國家雖然拿出了巨大的財政補貼,但意義非同尋常。博物館、紀念館畢竟屬于增長知識、啟迪心靈的教育場所,有其特有的公益屬性,免費開放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從而凸顯出決策的果斷與智慧。
然而就是這項深受百姓擁戴與追捧的好政策,在福建卻遇到了尷尬,由于人滿為患、藏品受損而不得不被迫關閉。從報道中我們得知,在春節免費開放期間,參觀人數過多,不少孩子對標本也不愛護,隨意敲砸,導致自然館內設施和展品損壞。依我來看,出現這種不正常現象怪不得別人,問題出就出在博物院的應急處理上。
從以前收費到今天免費開放,加之又恰逢春節期間,作為福建博物院理應預見到觀眾會蜂擁而來,因而在正式開放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直至制訂出應急預案。在強化藏品保護同時,運用一切宣傳手段教育觀眾愛護公物,并在短期內盡可能安排充足的人員加強現場管理,防止藏品受到損壞。
筆者查閱了相關新聞,發現有些地方就做得很好,將問題考慮很周全,南京博物院告誡觀眾不必趕在春節期間參觀,果真來博物院參觀,可以避開10:30和14:30這兩個高峰期,由于措施得力,場館內秩序良好,沒有出現擁擠和混亂。而擁有館藏文物37萬件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為了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滿足民眾日益高漲的文化需求,他們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精心做好準備,預計今年3月底將免費向公眾開放,可以想見,如此謹慎從事,一旦正式開放,決不會出現混亂不堪局面。
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是得民心、順民意之舉,有關方面不能因為是無償服務,就漫不經心,大而化之,福建博物院被迫關閉,遭遇的不是尷尬問題,而是服務問題、管理問題,不可等閑視之。(李忠卿)
【聲明】凡注明 “西岸時評”來源之作品, 未經福建東南新聞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責編:李艷)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