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通常被視為洪水猛獸,可竟然登上了大雅之臺,成為小學教材。這事兒有些不可思議,但就是有敢為人先者。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最近,一款網絡游戲獲得了湖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肯定,納入武漢小學教材范圍,走進了部分小學課堂。有網友認為這是網絡時代的教育進步,與時俱進;也有人認為小學生自制力不強,推薦游戲給孩子們可能有負面影響。教材編寫者反問,“難道不寫入教材,孩子就不玩游戲嗎?”他認為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推薦好游戲要好過孩子們自己去找壞游戲。
在談網游色變的環境下,遭遇口誅筆伐自然不在話下,而網游商“摩爾莊園”同樣難逃“連坐”。但理性地說,基于網游的危害以及不科學的引導,甚至“一棍子打死”的態度,有這樣的擔心也可以理解。客觀、科學地說,很多批評與質疑都顯得一家之言,基本上是對摩爾莊園不太了解所左右,以及帶著“有色眼鏡”看問題而已。
首先,我們應該討論,學生該不該玩網游。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學生玩不玩網游本身就是他們的權利,我們無權去干涉。這算是對學生自由權利的尊重。從該層面審視,我們不該干涉學生。
當下,造成學生玩網游鬧得人心慌慌的尷尬局面,不是學生的錯,也不是網絡的錯,而是網絡環境不純潔,導致網游良秀不齊甚至低俗血腥不堪惹的禍。
其次,還應該對網游有客觀、公正的評價。從積極角度出發,網游是可以益智、創造快樂的,才是好的,而與此相反的就應該是壞的。本身不可避免、也阻擋不了學生玩網游,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凈化網絡環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留下健康、向上的網游。既然“摩爾莊園”這款網游能夠通過審核進入教材,本身就是這樣的,我們就沒必要過分擔心。
其實,筆者一直認為,網絡是學習的好天地,就看我們怎么運用了。目前,我們害怕孩子受網絡影響,一定程度上網絡確實也毒害了不少青少年。問題出在,網絡環境的糟糕之處和引導不當。換言之,只要網絡環境干凈,網游健康,讓學生上網、玩游無妨。
基于此,我們在評判網游該不該入教材時,關鍵是要看該網游不是健康的,能不能益智,而不該一概否定。另據觀察,“摩爾莊園”雖是“開發商”,但其是有社會責任的,其秉承有益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產品策劃理念,專為7-14歲兒童、青少年設計的安全健康益智的虛擬互動社區,而樂園的主題是:健康、快樂、創造、分享。實質上,這已得到一定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都喜歡和放心。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成為教材的“先例”,不然,早就胎死腹中了。
如果孩子能從中得到快樂,又能遠離不良網游,何樂而不為?如果所有的網游商都能這樣做,我們還有什么擔心和后怕呢?想當然是歡迎都來不及的事。
再次,看問題要找準根源,不能單純把矛頭指向某方面。網絡環境糟糕不堪,原因在于監管乏力,孩子受影響不能簡單怪罪于網游、網絡,該挨罵的是有關方面的懶政,這才對路。
目前,我們正在大力整治網絡低俗問題,相信隨著這種力度的加大,網絡環境會越來越干凈。顯然,是在消除網絡負面影響,為孩子著想。
如果網游能夠輕松的、寓教于樂,與素質教育掛上勾,應該是好事情。我想,當務之急是,要嘗試如何把網游由洪水猛獸變成益智良方,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李萬友)
相關評論: “摩爾莊園”“雷倒人的小學教材”?
(責編:劉寶琴)
![]() ![]() |
- 2009-04-02國產動漫何時才能“長大”
- 2009-04-02國產動漫何以叫板“奧特曼”
- 2009-02-11封閉的游戲讓國泰君安倍感委屈
- 2009-03-30傳統戶外游戲更利于兒童健康
- 2009-02-17“喜羊羊”成功之后中國動漫崛起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