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俗話說,靠山吃山,那么對于靠教書育人的教師來說,該“吃”什么呢?有些“精明”的老師想到了有償家教。一封題為《渝中區中小學補課市場:學校與培訓機構利益勾結亂象》的來信,揭開了一些學校的補課內幕和一些老師的“生財之道”,他們暗示或是強迫學生補課,一些貧困家庭不得不為孩子補課分期付款。(5月12日重慶晚報)
補課收費也來分期付款,看起來很為人性化,而在其背后,隱藏的卻是諸多亂象、困惑與無奈。
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弄懂知識,這是一名教師的職責,否則,就是失職。而現在的現象是,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東拉西扯,云里霧里,導致學生該掌握的知識沒能掌握——老師課堂“留一手”,學生不懂課下補,這幾乎成了有償家教的一條定律。當然,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想補課,必須“上分”,實在沒有,分期付款。最令人不齒的是,這類補課只是一種形式,它所關注的終極目標并不是學生的知識,而是家長的錢包。
本來,按照有關政策法規和教師的職業道德,中小學教師嚴禁從事有償家教。對此,各項制度都很完備,罰則也很分明,如發現教師從事有償家教,輕者或被停發績效工資,或被待崗,重者可能被訴諸法律。但是,由于有償家教的分散性和隱蔽性,又大多發生在八小時以外,還有少部分是家長和學生自愿,因此,要想讓這類行為浮出水面,受到查處,就變得相當困難。
根治有償家教,有賴多方努力。作為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當貫徹教育方針,減輕學生負擔,對有償家教監督到位,查處到位,絕不姑息遷就;作為政府和社會,應當重視教育,關心教師的福利和待遇,為實現教育公平和均衡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作為學生和家長,必須改變狹隘的成才觀,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不為有償家教推波助瀾,發現脅迫式家教,應當大膽說“不”!
在此類事件中,最為關鍵的“主角”還是教師。此次渝中補課亂象之所以能被曝光,得益于一位參與補課教師的良心發現。作為教師,“傳道”是第一要務,因此,尤其需要加強師德修養,注重個人自律,不得把學生挾為“人質”,借機斂財。否則,在一次一次的“分期收款”中,也會將師德一點一點地透支殆盡。通過有償家教,雖然能使腰包鼓起來,卻會使自己的斯文掃地,師德淪喪,形象受損,終歸得不償失。(葉傳龍)
相關評論: 也是分期?(圖)
(責編:劉寶琴)
![]() ![]() |
- 2009-04-24停課創收,師德何在?
- 2009-04-08靠教師“縣管校用”難改教育不公
- 2009-04-17180名教師因教返貧其實并"不差錢"
- 2009-04-27醫生收入是否真的低于教師?
- 2009-04-12大學生抄襲就該“連坐”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