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采購6艘基洛級攻擊潛艇、訂購24架并接收12架蘇-30MK2戰機之后,越南軍方被曝正與歐洲直升機公司談判購買數架EC225和EC155直升機,相關協議可能在今年年底前達成。
南海周邊國家近年大量購進軍艦、飛機,現代化程度都不低。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文萊都從美國、俄羅斯、歐洲購買武器,包括輕型護衛艦,以及各種現代化戰機如美國的大黃蜂和俄羅斯的米格-29、蘇-27等。(6月28日《廣州日報》
白色恐怖時代,中國革命處在嚴重危機的緊要關頭,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論斷。當時,中國共產黨十分弱小,但是不怕掌握強大軍事力量的國民黨,并且提出了提出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總方針。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中國共產黨沒有退縮,最終取得政權。而今天,面對南海周邊幾個比中國弱的小國,我們怎么會無計可施?政權能夠從槍桿子里取得,那么對南海的主權一樣可以。在我們天天呼吁要保持克制,用和平手段解決南海問題時,而那些小國卻在悄悄的“招兵買馬”;我們想把軍事手段留在最后萬不得已之時,而人家敢聲稱“戰斗到最后一兵一卒”;我們說要“擱置主權,共同開發,可我們沒開發,他們就已經發了石油財,并且侵占500多南沙島礁。我們一味的忍讓,換來的是主權的淪喪。
鄧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說,“如果好話好說,談判之后還拒不歸還,接下來就應該是、也必須是武力收復!”他的這句話已經表明和平手段不管用,就必須用軍事手段。中國一向熱愛和平,不會侵略他國,現在更是處在發展的大好時機和關鍵時機。這可能是左右決策層難下決心的原因。
我國把本世紀的前二三十年作為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要抓住這個機遇發展自己,不斷強大。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尤其是周邊環境,對中國的崛起很重要。于是,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應繼續“韜光養晦”,甚至還要100年。筆者也認為這個戰略不能丟,但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還記得,鄧小平在關于香港回歸的問題上和撒切爾夫人說,“在主權問題上絕對沒有回旋的余地”。鄧小平提出擱置主權,作為緩兵之計,等中國強大后再來解決。危急之時,在1974年和1988年還是和越南發生了海上沖突,奪回了一些被侵占的島嶼。
現在我們繼續秉承“擱置主權,共同開發”,可南海周邊國家在爭購軍備。整個南沙基本處在失控狀態,很多島礁都被他們控制了30多年。從國際慣例來看,國際法尊重先占為主的原則,誰先占領并實行有效的管理,誰就擁有較大的主導權,就會得到國際法的尊重。我國有50多個島嶼被馬來西亞、越南、文萊長期控制。至此,中國漁民無法在南沙群島附近正常作業,中國也未在海域內打一口油井,而其它國家卻有一千多口,每年開采石油五千到一億噸。
如果對方使用武力長期占領,并進行經濟開發和行政管理,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默許和現實,國際習慣法就會認為我國對這種非法占領的事實已不再表示抗拒,所以就傾向于尊重這樣的占領現實。
前似乎陷入了這樣的矛盾:南海利益事關國家主權,子孫福祉,不能這樣任其惡化;但又擔心使用武力可能升級為戰爭,使國際環境惡化不利于發展。
筆者以為,南海問題已經極為復雜,就目前的發展態勢看,那些國家不繼續擴大自己的利益就算不錯了,更不要奢望用和平的外交手段解決問題。即使派再多漁政船去晃悠兩下也不能奈之何。他們已經把島嶼牢牢的掌控,同時在不斷加強軍事力量。適當的小規模軍事沖突是最好的選擇。由于主動權掌握在我們的手里,可以把規??刂圃谶m度范圍。當然,不是和這些國家同時沖突,而是針對其中一個,殺殺他們的傲氣。用沖突以儆效尤,對其進行震懾,讓其不再如此囂張。
如果擔心沖突會升級為戰爭,純粹是多慮。世界歷史上都是大國向小國,強國向弱國宣戰,還沒有弱小國向大國宣戰的。何況,他們本身就是一伙強盜,在發現南海有豐富資源前他們都認同中國對南海有主權,只是最近幾十年才悄悄的蠶食南海。至于,美國和日本是否會插手,筆者認為他們只會“深居幕后”,不會和中國直接對抗。因此,用適度沖突對付這些小國很有必要。毛澤東說過,“斗爭是為了更好的團結”。為了和南海諸國更好的團結,我們需要一場“堅決的斗爭”。(侯金亮)
(責編:李艷)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