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福建農民楊俊斌決定去南平市第一醫院做手術,打掉結石。沒想到,此去竟然不回。借著他的死,潛伏在醫患雙方胸中的怒火噴發出來,演變為一度失控的暴力沖突、堵街靜坐。先是有患者家庭打鬧醫院,后有醫生上訪靜坐。(6月29日《中國青年報》)
醫護人員市政府門前請愿
這起“醫鬧”事件從表面上看是平靜下來了,但不可否認,醫生有委屈和痛心。醫生靜坐,顯示政府的處理并不討好。套用《瞭望新聞周刊》一篇文章所指出的,群體事件應對有明顯進步,但近期應對群體性事件,少數地方干部長進不大,考試沒合格。處理這起“醫鬧”事件,有幾處就讓人難以理解。
首先,醫鬧發生后,在政府、警察介入的情況下,毆打醫務人員和打砸醫院的行為還進一步升級,此為政府的控制不力和缺乏足夠的預判和布防。
其次,病人家屬控制了醫生,這已構成了非法拘禁,相關人員沒有及時解救出人質,此為誘發醫生集體沖擊救人的最關鍵要素。在此期間,警察迫于患者家屬一句“敢帶走人就自殺”的威脅,這很顯然是缺乏應對能力。
再者,在事故原因沒有得到查證的前提下,協調人員便決定賠付給患者21萬元錢,這是典型的花錢買平安。這樣的妥協,只能買來一時的平安,卻會教更多的“醫鬧 ”一哭二鬧,因為他們鬧得越兇好像就越有理,就越容易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對患者的死亡,理當表示同情,在很多時候,患者與醫院之間有著信息的不對稱,我更同情患者,但是,在醫院,對無辜的醫務人員實施暴力行為,必須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另外,打砸人員為何在短時間內得以聚集?報道稱,“楊家家屬(醫生們說有社會閑散人員在其中,警方未給予證實,記者也未能找到可靠證據)在得到親人被打的消息后,幾十人拿著兩米長的大棒和刀具沖進住院樓來。”這種罔顧法律的打砸行為,為何當事人對法律沒有絲毫敬畏,他們到底是不懂法,還是倚仗法不責眾?參與打砸人員的身份是誰?若真有社會閑散人員的參與,則更值得警惕。
某種程度上群眾對司法途徑不信任,對可救濟途徑缺乏信心,為了維穩,擔心群眾鬧事,地方政府可能屢屢妥協退讓,讓一些人得到了額外的利益。越來越多的事件讓我們看到,司法的公信力,程序的陽光正義,其實不是偏向于所謂“得勝”一方的,不管得勝的是民眾,還是其他代表性力量。 (王玉初)
(責編:李艷)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