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罷運后才重視的哥訴求
今日清晨,溫州市出現了少見的情景:來來往往的車流中,出租車幾乎看不到。此前有消息稱,溫州部分出租車司機將聯合罷運。(7月28日人民網溫州視窗)
自從去年11月重慶出租車司機舉行全城罷運以來,“罷運”一詞就開始迅速涌入人們的視野。海南三亞罷運、甘肅蘭州永登縣罷運……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而且這招也還真屢試不爽,一鬧罷運,必定有相關部門站出來加以管理處置,從而使以往鮮人過問的老大難問題迅速得到解決。很無奈的是,罷運這種非理性的方式,有時往往顯得行之有效。
誠然,出租車司機罷運只是希望以此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這種現象頻發的背后卻暗含著深層機制的原因。出租車司機在遭遇權益問題困擾時,首先考慮到的應該是通過理性方式向有關部門表達自己的合理訴求,退而言之,也會運用法律武器自衛。
當然,我們不能斷然否認司機們沒有做過類似嘗試和努力,但他們最終付諸實踐的還是非理性的罷運。全國的出租車司機不計其數,如果說發生一次兩次罷運事件還算偶然,那么這種現象在各地接連上演卻體現某種必然性。
要徹底改善出租車市場的環境,僅靠司機集體罷運終究不是解決之道,單憑事后的處理也只不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諸如油價高、費用和成本壓力大、出車賺不到錢等現實問題,要盡早了解并加以解決,進而理順相關的運營和管理機制。
![]() ![]() |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