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的“負增長”比“被增長”可貴
廣東近日下調該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允許負增長,即“效益不好的企業工資可以零增長或負增長”。(《廣州日報》)
這則消息引起一些網友的不滿。但換個角度看,你也許會覺得這個與現實緊密相連的數字,至少可以不再讓我們陷入虛無的“被增長”,它的真實雖有點殘酷,但難能可貴。
發布好看但失真的工資指導線,對廣東方面來說是一舉兩得的事,既可當作政績,又可取悅廣大企業員工。但這對現實的改進有何意義?金融危機之下,以外向型主導的廣東經濟所受影響尤其大。這時如果固守虛無的工資高增長,一方面無異于戲弄廣大員工,另一方面也會激化企業主和員工之間的矛盾———員工們質問老板:政府的工資指導線定得這么高,我們的工資怎么沒漲?實事求是的“負增長”遠比粉飾的“被增長”可貴得多,它不是官員政績意志的產物,也不會誤導決策。它帶來的些許痛感,和“被就業”的高校就業率以及不包括私營企業和農民工的失真的“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比起來,算不了什么。
![]() ![]() |
相關新聞
- 2009-08-05多個地方政府下調工資指導線 倡導共度時艱
- 2009-08-04廣東下調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工資可以負增長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