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我國經濟發展仍處在保增長的關鍵階段,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實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9月18日新華網)。
十七屆四中全會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階段的經濟政策作出了清晰的判斷和明確的部署。在當前中國“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關鍵時期,中央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定調,提出今后經濟工作重點,有著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去年9月份以來,中央出臺了以4萬億為核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和政策,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系列重點工程開始建設,一批民生項目開始實施,正是這種空前有力的應急舉措,使得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取得了7.1%的速度,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全會得出的“我國經濟經濟增長明顯下滑趨勢得到遏制,經濟形勢總體呈現企穩向好勢頭”的結論是符合實際的,在國內外、黨內外具有廣泛共識,為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
全會對于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認識是清醒的,判斷是準確的。全會指出,世界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我國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國際國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
的確,世界經濟已經出現了積極向好和復蘇局面,但是,這種復蘇是曲折的,還可能出現反復。特別是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美國,經濟金融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金融系統不排除再次發生問題,經濟二次探底也有可能。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從國內經濟情況看,大幅投資后,急需民間投資和消費的內生力量接過接力棒,才能從根本上使經濟徹底擺脫低迷,走向全面復蘇。全會強調,要增強信心,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體現了黨中央在充滿自信的同時,也始終保持著清醒、冷靜、不盲目樂觀的頭腦。
值得高度關注的的是,全會認為:“我國經濟發展仍處在保增長的關鍵階段”。這就是說,在這個關鍵階段,氣可鼓不可泄,勁可加不可松,如果宏觀政策把控不好,不但保增長目標難以實現,而且已經取得的成績也可能失去,經濟仍可能出現反復。
在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清醒認識的基礎上,全會給宏觀經濟政策定調,繼續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實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雖然這個調子中央多次重申,但是,在國家最高決策層的全會上再次提出,意義非凡。
全會給出了下一階段經濟工作的重點,那就是六個“更加著重”。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工作全局的要求和體現,也就是說,不僅要注重保增長,同時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改善民生,以及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更加注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等。全會提出的“有效防范各種潛在風險”更加要引起重視。特別是對于大舉投資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必須未雨綢繆,包括信貸風險、資本市場風險、房地產風險以及潛在通脹風險等。
各級黨委政府只要正確把握四中全會對經濟工作的判斷、要求和精神,并準確、完整、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就一定能夠取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全勝,也就能夠保持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余豐慧)
(責編:李艷)
![]() ![]() |
- 2009-09-18“經濟學家”緣何成了“吸金王”
- 2009-09-18換個角度看經濟學家賺大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