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評論:“潛在危險者”緣何成為“正義人物”
昨日,記者了解到,我國首例航空“黑名單”案的原告范后軍近日被選為2009年度十大正義人物候選人,目前得票率在所有候選人當中暫列第一。此外,范后軍提起訴訟的航空“黑名單”案件也成為法制網“十大影響性訴訟”候選案件,得票率目前也是暫列第一。(《東南網》2009年12月21日)
據報道,到目前為此的候選人中,包括功名赫赫的重慶打黑功臣王立軍,用肉體之痛捍衛正義的普通人孫中界、張海超等,堅信“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堅持實名舉報的教授王培榮,“因帖獲罪”而被跨省追捕最終與正義一同“歸來”的網民王帥等十余人名列前茅。
這些人物,除王立軍因為身份特殊,屬于高官,在為正義而戰的過程中,盡管直接付出的代價不是太大,但也時時處于危險之中。而別的候選人物,幾乎無一例外,都付出過或還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就說“范拉登”吧,他的維權之路是那樣漫長而艱難,至今還沒有得到正義的保護。按說他的影響力并不是最突出的,相對于社會影響來說,如今排在他之后的打黑功臣王立軍遠遠超過他,在很大的程度上說,他跟王立軍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的,因為王立軍是為整個社會而戰,而他是只為自己個人而戰斗。但為什么他的得票還排在了王立軍的前面?一位網友的話大概道出了其中的緣由:“面對廈航的永久性拒載,范后軍的訴訟僅僅是‘向我道歉’,‘還我乘機的權利’,這是一個消費者的維權,也是一個人對自己人格尊嚴的捍衛。”它反映出當中國普通老百姓權利意識覺醒之后,維護法律賦予自己的最基本的權利的艱難,因為那是一個小人物跟強勢利益集團之間的較量,很容易成為還沒有交手結果就已經不言而喻的戰斗,而這恰恰是很多最底層的小人物最可能的遭遇,是小人物生存狀態的“一斑”,讓許多網民感同身受,因此,最能打動廣大網民。同時我們更知道,無論是王立軍做的事,還是范后軍的做的事,在本質上,又都是指向一個方向的,那就是最基本的正義。
是的,要維護正義,免不了會付出一些代價,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我們大張旗鼓強調權利意識、強調維護公民權利的時候,人們要維護正義,有時甚至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正義,都會付出過于沉重的代價,這就不正常了。
- 2009-12-2209年草根維權
- 2009-12-22忍看“草根”悲愴維權 助推法制社會
- 2009-12-21“個案式維權”還需制度性化解
- 2009-12-09打破勞動者維權的“玻璃門”
- 2009-12-02業主維權困難 舉證不易
- 2009-11-24對付捂盤可網上取證 兩步維權
- 2009-11-19黑車司機也能理直氣壯維權
- 2009-11-05告別“馬拉松”維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