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公務員在做“贏者通吃”的急先鋒
www.xpshebei.com?2010-07-14 09:54? 劉洪波?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不過,我對這件事情有更多的思考。
我并不覺得把公務員戶口在農村叫做“偽農民”是一個好說法。在中國,農民與其說是一種職業,不如說僅僅是一種社會身份,也就是戶籍。因此,一個農民,可能是在務農,可能是在做工(民工),也可能做教師(民師)。但我們不會把一個民工叫“偽農民”,不會把一個“民師”叫偽農民。
至于公務員,依照法律,并未限定只有城市戶口的人才能擔任。但在招考公務員中,通過設定它項限制,比如學歷、從業經歷,等等,持農業戶口者做公務員的權利,事實上是很難享受的。
城鄉戶口之別,使社會平等面臨挑戰,同時呈現各種奇異狀況。例如,一般情況下,“回鄉當農民”,把戶口從城市遷往農村,總是受到贊許,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的“自貶”,可以曲折地通向“奉獻”這一意義。但對城市近郊來說,農民往往有比城市戶口更大的利益。假如一個公務員把戶口留在偏遠農村,我們將如何評說,它與留在利益巨大的農村,具有利益上的巨大差別,但行為上卻都是戶口留在農村。
把戶口留在農村,或者轉入農村,這是一種“反向城市化”。有時候,我們對這種“反向城市化”予以道德上的贊許和行為上的允許;但少數情況下,我們又對這種“反向城市化”予以道德上的譴責和行為上的糾正,例如義烏出現的公務員戶口留村得利現象。
人的利益與其戶口捆綁在一起,這是不正常的。城市戶口捆綁的普遍福利,農村戶口捆綁的普遍低福利,以及特殊情況下出現的反例,都會帶來問題。例如,近郊農村的農民,戶口有很大利益,但同時也往往意味著個人與村組無法擺脫的依附關系,如果集體產權不量化到個人并且能夠由個人通過市場辦法處置,那么村民們勢必子子孫孫都與村集體脫不了干系,而難以作為自由個體進入社會。
相關新聞
- 2010-07-14“農民公務員”要通吃多少福利
- 2010-07-13要清理公務員的“農村綠卡”
- 2010-07-13考生為圓夢“癡迷”公考 半年內輾轉8地考7次
- 2010-07-13公務員錄用怎成了家長的PK
- 2010-07-13底層青年向上流動要越幾道坎
- 2010-07-13官員鬧訪果然有用
- 2010-07-12“暫緩接收”是權力尋租惹的禍
- 2010-07-12公務員考第1名難入職 自稱受第2名官員父母打壓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