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出了大面積停暖事件,市長熱線稱,是為了完成節能減排指標,不得不炸掉一個電廠,導致停暖。
媒體報道這一冷酷的“減排”措施后,很多人覺得減排考核搞得不近人情,弄到零下10℃還停暖。有的評論甚至同情林州的做法,覺得無可奈何,情有可原。
不是事后諸葛亮,當時我就覺得這種體諒林州方面苦衷的說法沒有道理。節能減排,不是突然布置的任務,而是一個長時間段的目標。你先是狂耗狂排,一點不講節能減排,就像駕著車開200碼,緊急關口踩急剎,弄到車毀人亡,怎么能怪剎車不靈?
去年底以來,很多地方就是在用這種踩急剎的辦法完成減排指標,居民區停電、路燈停電,甚至醫院都停電,停得人怨聲載道。而平時,只顧GDP,不顧環境,單位產值碳排放不能下降,綠色不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最后就來一通大停電,在指標上做一個符合“減排”、“綠色”的牌坊。這不是滑稽透頂嘛。
然而,林州停暖還不是這種情況,所謂“為了完成節能減排指標”,只是要編造一個苦衷,好讓人覺得他確實情非得已。正當人們熱議減排考核鬧出荒唐事時,林州市政府道歉,說停暖是因系統改造預案失效。一個城市要改造供暖系統,涉及無數人的生活,預案當然是要有的,一定是“確保有效”的,但竟然一用就“失效”了。
林州市副市長還特別解釋,事情與節能減排無關,當地的減排指標已經完成了,停止供暖是因為找到了新熱源,沒想到新熱源由于技術原因無法使用,而老的電廠又停止使用了。老電廠先炸掉,新熱源卻無法使用,于是懸在半道上了。這哪里是“預案失效”,分明就是胡作非為。
但這還不是最終的原因。所謂“找到了新熱源”根本就是鬼話。林州市在大冬天里停用發電廠,理由是電廠存在安全隱患,又稱新的發電項目“受煤電形勢影響”,未能按期供熱。這仍是謊話。被停電廠2003年建成,停用(炸掉冷卻塔)前一天還在正常運行。而所謂“找到了新熱源”,其實是有一個新的大發電項目在建設中,沒有發電供熱的可能性,根本與煤電形勢無關。
媒體調查,為了建設新的大發電項目,2007年林州市主動提出關停現有的電廠,得到國家2300萬元的補貼款。但電廠并未關閉,仍在滿負荷發電,去年年底被國家發改委發現,這才是林州市倉促炸掉老電廠的真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