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站地區新地名命名方案在媒體公示到昨天結束,其風風火火的名單讓筆者難以平靜。作為獨訪長江長城長征第一人不能不說出自己的幾點想法。我認為公示的新地名存在三大缺陷:一是新地名生造詞過多,二是過分迷信“金”“玉”“民”等字詞,三是火車站是一個城市的重要窗口地區,地名應有文化和高度,與南京大都市相稱。因此,新長征人練紅寧建議確定一個命名原則,從四個方面單獨或綜合考慮:
一是充分運用當地原地名,不讓南站附近的老文化消失。南站附近原來的道路,基本以舊地名為主,適當進行包裝成路或者街,這樣留下一些痕跡,正如現在南京站一樣,人們認為是中央門地區,南京西站在下關地區一樣,讓人們一下子就知道南京南站的大致方位——黃金山或花神廟、中華門或安德門或雨花臺地區,便于查尋和辨識。
二是拿出一些要復活的老地名在此新生。由于城市改造力度大,許多街巷已經消失;開發企業考慮到商業利益,不愿意用土得掉渣的老地名;老地名的宣傳還缺乏力度和技巧,30多年來南京有近2000個老地名消失了,洋地名、怪地名、新地名雨后春筍、層出不窮。根據《南京地名保護條例》,可采取老地名復活的方法來保護地名文化。南京市已經制作了消失地名的地名庫,南京南站地區地名需求量比較大,應當優先從這些老地名中選擇一部分與當地文化及車站特色相似的地名、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重要事件元素的地名加以補充,也為老地名恢復作出一份貢獻,但是地域性較強的它處老地名不易移植到車站附近。
三是拿出一些科學家及與南京相關的歷史名人的名字命名。如:唐朝著名詩人的李白路、(王)昌齡路,中國書法泰斗的王羲之路、王獻之路,中國楹聯之祖的孟昶路,中國著名女詞人的(李)清照路,《紅樓夢》作者的曹雪芹路,圓周率巨匠的祖沖之路,道教理論家醫藥學家陶弘景路,三國英雄的孫權路、孔明路等等,這些人有的出生南京,有的是在南京創出一番基業,為南京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不應該被人們遺忘。
四是按照東西南北的大致方位,補充命名遠方的城市和省名。比如在西南方向可以命名西藏路、阿里路、怒江路、大理路等,西北方向可以命名伊犁路、喀什路、達板城路等;東北可以命名漠河路、丹東路、長春路、大連路等,東南命名臺灣路、臺北路、香港路、澳門路、海南路等。北京、上海、廣州及南京以省市命名的地名很多,在車站前后用上這些路名,更有特殊意義和宣傳效果。既體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又突顯南京的城市的包容和高度,讓地名接近了南京與外地的距離。
地名文化要承載歷史,體現個性,實事求是,也可以考慮不要避諱,比如可把民族英雄岳飛和南京人秦檜的名字作為路名,相鄰而立,再參照岳王廟的特色制作一定的雕塑文化,讓人們看到秦檜就會想到岳飛,看到岳飛就會想到秦檜,并表達南京人對岳飛的景仰和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