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現(xiàn)在才在安徽理工學校上第二年學,咋就要預收第三年的學費?”安徽理工學校老師的一個通知,讓家長李先生有點不知所措:“現(xiàn)在不繳費,學校就不保留孩子的學籍了。”學校方面則表示跨學年收費做法由來已久,物價部門和教育部門都是知情的。對此,安徽省教育廳財務處工作人員明確表態(tài)稱,嚴禁學校跨學年收費,會立刻對此進行調查5月3日(江淮晨報)。
看過電影《讓子彈飛》的都知道,那里面的有個“鵝城”,縣長為了搜刮民脂民膏,竟然在稅收上實行“穿越式”的收費,一下子把后幾百年的稅都收走了,害得后繼縣長無稅可收,電影藝術來源于生活,報道中的這家學校想必就是鵝城縣長的“老師”,沒有他的跨年度收費,學生“縣長”何能想起連稅收都能往后預收幾百年,而且據(jù)報道中的學校老師說,其他中專學校都是這樣收的,都是傳統(tǒng)了。
我們不知道這是什么“傳統(tǒng)”,對于學校的收費,家長歷來就沒有奢侈過可以減免或拖欠,只要一開學,農村貧困家庭的家長們就是靠轉借貸,就是賣豬賣糧也要把孩子的學費湊齊,全不管豬是不是還在生長期,糧食賣光以后的日子怎么過,能把孩子送進學校再說,學校提前收取本年度的學費盡管不盡合理,但家長們還能夠理解,而這跨年度的“預收”,就等于學生家長一年要準備孩子兩年的學費,放在經(jīng)濟困難的家庭確實夠傷腦筋。
實際上,大家心里都清楚,正像報道中說的那樣,采取這種收費手段的大都是一些中專學校,雖說是三年制的學習,實際上在第三年學生已經(jīng)都出去“自謀職業(yè)”了,基本沒有在校學習的課程,學校不提前把第三年的學費收上來撰在手心里,唯恐學生“跑了”收不到錢,這才以學籍做要挾,或是扣留畢業(yè)證等證書迫使學生乖乖把沒有課程的“學費”送到學校。
其實,學校急不可待的要把第三年的學費提前一年多收上來,說到底還是覺得“心里虧”,已經(jīng)不再授課還要收費,這一年的學費嚴格意義上講都屬于“多收費”,現(xiàn)在急于想把費用收上來,也就是出于避免麻煩,省教育廳官員明確表示“省教育廳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做”,應該說這種“鵝城”式的收費于法于規(guī)都是格格不入的。
學校亂收費歷來為人所共憤,既然這種跨年度的收費已經(jīng)成了“傳統(tǒng)”,并且學校還口口聲聲稱“跨學年收費是否合乎相關規(guī)定”,相關部門不妨就追根尋源一下,看看這都符合那家的規(guī)定,中專學生大部來自農村,家庭經(jīng)濟基本都不富裕,能為這些家庭減免一些費用,哪怕緩繳一段時間都是一種民生,非但如此,反而以學籍相要挾,提前跨年度收費,學校的血管里流淌著還有無道德的血液,莫非他們把自己身處在“鵝城”?
- 2011-04-29半小時350元:廈門高速收費夠“高速”
- 2011-04-27突破“垃圾圍城”并非“收費就靈”
- 2011-04-27降低物價應首先拿路橋收費開刀
- 2011-04-25面對高油價 清理那些不合理收費
- 2011-04-18高速公路收費豈成物價上漲幫兇?
- 2011-04-13貨車年審掛鉤收費是公私失范
- 2011-04-07政府救險不宜輕言浪費和收費
- 2011-04-07公路永遠收費的理由全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