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暢銷書作家馬悅凌自稱造就了醫療奇跡:她以泥鰍、當歸配合“高熱量食物”,除了治療被譽為世界難題的"漸凍人",還治好了肝癌、乳腺癌、肺癌患者,讓高位截癱的人恢復了知覺。其助手說,治療“漸凍人”只是馬悅凌的一個探索項目,下一步她準備攻克艾滋病。記者提出約訪她治愈的患者,馬悅凌卻以涉及病人隱私為由婉拒。(6月28日《新京報》)
我在火車上,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人。當時,他坐在我對面,津津有味的讀著一本中醫書籍。我自然會好奇,就和他交談起來。他告訴我,自己是一位狂熱的中醫,下班后的業余時間幾乎都花在學中醫上。沒有病人怎么能學好醫呢?我繼續好奇。他有點得意的告訴我,幾年前就已經用自學的中醫給人在家里看病,而且也已經小有名氣,成了當地的 “神醫”。很多人都慕名前來求醫。他透露,最近正在研究附子(一種毒性很大的中藥)的使用。醫院里的醫生一般不敢像他那樣大劑量使用附子,所以中醫水平當然遜色于他。這幾年來,他已經治愈了不少被醫院判了“死刑”的病人。現在,每當我在網上看到吃江湖中醫開出藥方,導致附子中毒的新聞,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這位先生。
一個人對醫學狂熱并不是壞事,但糟糕的是,他們為了驗證自己獨創的醫理之神奇,總去拿那些無辜而不知情的病人做試驗品,以病者付出慘痛犧牲的代價,來積累他們所謂的醫療經驗。更為可怕的是,他們不知從哪些故紙堆挖掘出來的醫理,或者一拍腦袋靈感出來,迸發出來的那些治病方法,盡管這些異常荒唐,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他們卻有意或無意的、偏執的信奉這些歪理邪說,用這些偽醫療知識去指導人們治病養身。
馬悅凌說:漸凍人癥是我治過的最簡單的病,生泥鰍是我治病的最重的一個砝碼。這種強大自信與內心來源于哪呢?她又說:“我所有的醫學知識都是靠自悟的。我比其他人有天賦。我自幼體弱多病,于是經常搜集各種偏方,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屬久病成醫,再將個人的經驗向身邊的親人朋友推廣。”天!挑戰艾滋病、"漸凍人"這樣世界棘手的醫療難題,難道只有與天斗與地拼的信心和天賦就夠了嗎?為什么,這些民間“醫療家”們都擁有這樣一種可怕的自信呢?
這種自信其實是一種迷信,或者說在制造迷信。這些民間“神醫”們,因為在醫學上往往只懂皮毛,也缺乏直接和疾病作戰打交道的經驗。為了掩飾這種不足,他們當然就需要創造那些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的新學說,來迷惑那些同樣不懂醫理的人們。為了打消人們的迷惑與猜疑,除了用花俏的大堆歪理來包裝美化自己,他們還必須得故意展示“攻克艾滋病”之類的強大自信來麻痹催眠那些無知的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與偉大,他們還會不斷的描黑現代醫學及醫生們,向患者傳播,醫院及醫生是可怕及無能的力量,自己才是最值得信任,能夠普渡眾生的大師。他們需要足夠多的信徒,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最重要的是,對金錢的渴望,就像這位養生教母一樣。她說:“我追求的根本不是物質,我追求的是如何發現一條讓人類能走向健康的康莊大道。”但在經營營養品暴富的事實面前,她又說:“我也要活著啊,我不能一直義務免費去做一些事情啊”。
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媒體已經相續扒下張悟本、李一兩位民間“神醫”的面皮!但而今,馬悅凌這樣的“民間神醫”又再一次卷土重來,而且更為癲狂囂張,將自己包裝得更為神奇與繚亂。在我們這個社會,可能還會有很多這樣的“神醫”潛藏著,在暴利誘惑下,每天都在重復著一樣的罪行。作為政府衛生監管部門,對此,應該好好管一管了。無論是生吃泥鰍還是注射當歸針,無論是攻克世界頑疾,這已經構成了非法行醫的罪名。為什么媒體已經多次揭露,卻依然沒有執法部門找過她的麻煩呢?當地衛生部門的屁股坐在哪一邊呢?
我也奉勸那些善良而無知的人們,不要再去充當這些民間醫學家的“小白兔”,為此遭罪,有病還是得到醫院看。那些治病養生的書籍,如果作者沒有行醫資格,請謹慎購買,千萬別把里面的玩意當真。他們對你,可是根本不會負任何責任的,除了只想掏你的口袋。
- 2010-12-31“養生大師”為何總后繼有人
- 2010-08-25如何成為一名“養生大師”
- 2010-07-27踐行“低碳”:節能,環保,養生
- 2010-06-13監獄是誰的養生天堂?
- 2010-06-09管制出版養生書籍需細思量
- 2010-06-02養生怪論盛行,出版業首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