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與土地規模經營相伴隨的,是農村勞動力相對過剩,面臨“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新問題。隨著農業產業升級和鏈條延伸,各地已經出現了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村經紀人、植保員、防疫員、沼氣工等新的職業和崗位。為此,有關部門需要跳出傳統農業思維,出臺優惠政策引導有想法、高素質的農民留在鄉村就地創業,有效調整農村勞動力結構。 此外,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眼下,農民越來越需要低成本、便利化的生產經營服務,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需求也更為強烈。日前,國務院印發《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將“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為“十二五”時期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任務之一。當前要建立好政府指導、公益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統一農技、農藥、機械化等方面的服務,從而幫助農民降低成本,提高產出。 說到底,破解“一畝地只賺七塊五”還是個市場問題,不能單純依靠政府提價的行政手段。政府更要做的是,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建設農技推廣體系,提供農戶金融支持,通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讓廣大農民有能力在土地里淘金,實現農業的規模效益和比較效益。 |
相關閱讀:
- [ 07-14]“不會種地”的日本人是在教我們種地
- [ 07-14]種地,日本人的不行
- [ 07-13]笑日企種地“順天收”折射國人短視思維
- [ 06-22]二十年后誰種地誰干臟活累活
- [ 05-06]官員只有下鄉種地才能“沾地氣”?
- [ 10-25]公民聲音:請給我們種地的理由
- [ 10-07]農民不種地買米吃,就是享受生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