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小廣告” 疏堵結合效果更佳
www.xpshebei.com?2012-09-06 09:53? 凌國華?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小廣告被稱為“城市牛皮癬”,記者昨天從市市政市容委獲悉,豐臺區率先試點的廣告專貼牌和廣告專貼柱,有望在全市推廣,給小廣告容身之地,實現環境整潔。(京華時報9月5日) 不可置疑,那些內容蕪雜、亂貼濫發的小廣告,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一些麻煩,同時對市容市貌也造成“污染”,給城市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由于小廣告張貼方便,但是清理困難,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牛皮癬”,令很多人頭疼。因此,民眾對于那些胡亂張貼的小廣告大多抱有厭惡感,城市管理部門則對其采取“圍追堵截”的清理戰術。 一般而言,小廣告大多張貼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以便向民眾傳遞信息,當然也有許多張貼在背街小巷等管理“死角”以躲避清理。有關部門對小廣告采取的“封殺”戰術,對于維護市容市貌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清理趕不上張貼”也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因為小廣告張貼、噴寫起來雖然方便,但清理起來卻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甚至要付出數倍于噴寫廣告的時間。雖然用盡“渾身解數”清理,小廣告卻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成了城市管理難言的尷尬。 其實,“小廣告”并非完全十惡不赦,雖然不乏虛假宣傳甚至欺詐等違法信息,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屬于正常的內容,比如房屋租賃、招零工等,確實與人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由于這類信息量小,去電視、報紙等媒介投放廣告的費用較高,因此去人流密集區張貼“小廣告”成為快捷、有效、廉價的“廣告投放渠道”,又能快速傳遞廣告信息,無疑給一些人群尤其是有租房、打零工等意愿的人員提供了便利。雖然小廣告的張貼載體和方式不當給市容市貌造成一定影響,但通過合理疏導和適度規范,把“小廣告”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對于“小廣告”,一味地打壓不是解決“牛皮癬”的有效辦法。對于“小廣告”,應該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小廣告”的內容、張貼載體等方面進行合理引導和規范制約,讓那些內容健康的“小廣告”充分發揮便利快捷、服務群眾的功能,為公眾生產生活做出有益貢獻。在這個方面,豐臺區試點設置小廣告“專貼牌”和“專貼柱”,給合法的小廣告容身之處,同時也維護了市容市貌的文明整潔,是個很好的創意。從報道中可以看出,試點效果很不錯,有了“專貼牌”和“專貼柱”,小廣告亂貼的現象有所緩解,市容市貌也得到明顯改善。從豐臺區試點的效果來看,規范管理“小廣告”的做法值得各地適度借鑒。 對于矛盾和問題,不能陷入“思維定勢”的桎梏。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從“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城市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城市管理工作不能是冷冰冰的管理,還需要溫情脈脈的服務意識和包容情懷。就像不能拒絕流浪乞討人員一樣,城市也不能完全“封殺”一些承擔了主流廣告功能以外的、尤其是給公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小廣告”。合理疏導比一味打壓更能體現城市的包容精神,這從豐臺區設置小廣告“專貼牌”、“專貼柱”中可見一斑。當然,單純依靠設置專門的“廣告牌柱”,同單純依靠“圍追堵截”的封殺一樣,都無法取得滿意效果。只有堅持堵疏結合的方法,對小廣告要合理引導和規范制約“兩手抓”。這就要求對于小廣告要加強甄別判斷和執法檢查,對內容不健康和濫貼影響市容者必須堅決查封取締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而對于那些合法的、與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小廣告”,則需要合理引導并規范管理,通過設立專門的張貼區域和牌柱等方式,充分發揮其服務群眾的正面功能,這也是城市管理服務公眾的題中之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6]“小廣告專貼柱”:管理城市,堵不如疏
- [ 09-05]北京試點小廣告專貼柱 欲借此解決城市"牛皮癬"
- [ 09-05]北京試點小廣告專貼柱治理“城市牛皮癬”(圖)
- [ 08-24]傳真機成垃圾廣告發布“新平臺”受擾單位可舉報
- [ 08-09]聽信小廣告請"李鬼" 莆田居民花三百空調修不好
- [ 07-14]酒店內散發含露骨內容色情小廣告 3名男子被拘留
- [ 05-31]南京試點公司承包清除小廣告 市民疑亂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