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統籌兼顧”構建四大產業基地
www.xpshebei.com?2012-09-25 06:57? 王開明?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是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重中之重。《關于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高度重視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提出“大力培育海洋優勢產業,加快構建競爭力強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奮斗目標。《意見》從福建海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明確了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是構建四大產業基地:海洋新興產業基地、高端臨海產業基地、現代海洋服務業基地和現代海洋漁業基地。這就使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任務更加明確、重點更加突出,并有了具體的發展載體。 近幾年來,福建海洋經濟發展迅速。2011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4419億元,占全省GDP的25.4%,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9.7%。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準福建列入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成為繼廣東、山東、浙江之后全國第四個試點省份,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加快現代海洋產業四大基地建設、構建競爭力強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已成為福建海洋經濟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 對四大海洋產業基地建設,我覺得當前要特別強調三個“統籌兼顧”。 其一,統籌海洋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發展。這里的產業主要指的是工業。《意見》中的海洋傳統產業主要包括石化、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能源、鋼鐵、造紙等在臨港區域集聚的重大產業項目。這些項目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當前福建海洋工業的支柱。海洋新興產業主要包括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和郵輪游艇產業等,是最近幾年國家鼓勵、福建優選的產業,發展勢頭快,前景看好。當前,這兩類產業的發展急需統籌規劃、合理分配資源。傳統海洋產業要向高端發展,堅持產業規模擴張與空間布局優化相結合,引導傳統產業的重大項目向臨港區域集聚,“培育出一批全國領先的高端臨海產業集群和基地”。對待傳統產業,發展思路應該是推陳出新,而不是棄舊迎新。落后產能要淘汰,但完全放棄原有基地,推倒重來,也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 在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方面,我們有很多選擇。《意見》所提出的四個重點發展的海洋新興產業,符合福建實際。比如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就是立足于福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的。這幾年,福建在發展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海洋工業微生物產品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福州、廈門、泉州在海洋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產業集群和基地建設方面發展很好,漳州、莆田、寧德等地也建立了海洋生物產業園。在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方面,一要堅持立足本地特色,走特色發展之路;二要防止一哄而上,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海洋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并非此消彼長的關系,可以相輔相成。比如船舶修造業,屬于傳統產業,這幾年由于國際市場變化遇到了困難,但屬于新興產業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卻成為船舶行業的新增長點。而發展海工產品,包括海工輔助船、海洋平臺供應船、大馬力多用途海洋工作船、鋪管船等,又離不開傳統船舶修造業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 其二,統籌海洋三次產業發展。《意見》提出,福建海洋三次產業結構要從2011年的7.9∶44∶48.1進一步優化到2015年的4∶44.5∶51.5。這意味著今后我省在海洋經濟發展中要進一步突出海洋服務業與海洋工業。在海洋工業方面,將繼續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在海洋服務業方面,重點發展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創意產業。在海洋漁業方面,《意見》明確指出:“加快推廣高效、生態、安全的海水養殖模式,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積極拓展海灣外養殖、深水海域底播養殖。”這些都體現了統籌兼顧的發展。我們之所以強調海洋三次產業要統籌兼顧,主要是針對當前在海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誤區。現在有些人一提到發展海洋經濟,幾乎是言必稱“臨港重化”。臨港重化要發展,但不能全線開花,一定要堅持“宜工則工,宜游則游,宜漁則漁”的發展思路。比如,目前為了發展臨港重化工業,不少天然漁場作出了貢獻。適當的犧牲是必要的,但有關部門應當幫助養殖戶建設防波堤,推廣先進養殖技術,為漁場向外海轉移創造條件。 其三,統籌產學研政。《意見》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海戰略,打造特色鮮明的區域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發展海洋經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引領。在這方面,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突破海洋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的主力;政府則主要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指導與扶持。以政府扶持為例,省政府目前出臺的支持、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9條措施就非常具體。而在具體貫徹實施中,就有一個扶持重點問題、資金分配問題。這些都需要從全局上對產學研多方的需求,予以統籌兼顧。(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2]樹立全新的海洋意識——如何加快發展海洋經濟㈠
- [ 09-14]跨越式發展海洋經濟
- [ 08-11]停產的康菲必須重新進行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