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要有個性,更要逐字落實
www.xpshebei.com?2013-02-27 17:16? 郭文婧?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一項針對國內(nèi)256所大學的調(diào)查顯示,有192所學校的校訓都是“四詞八字”的口號式,還有個別大學校訓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訓同質(zhì)化、標語化現(xiàn)象嚴重。調(diào)查還顯示,六成大學生對校訓“不感冒”,甚至有在校老師工作七年竟不知校訓。(見2月24日《武漢晨報》) 校訓,《辭?!返慕忉屖沁@樣的:“學校為訓育上之便利,選若干德目制成匾額,懸之校中公見之地,是校訓,其目的在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校訓,本應是一所學校之魂,規(guī)定著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校訓像一面鏡子,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 學生為什么會覺得校訓是擺設,不感興趣呢?現(xiàn)實中,不可否認的是,“博學”、“厚德”、“創(chuàng)新”、“載物”之下,一些為師者的言行與此卻有不小的距離。在辦學者和育人者身上,尚且很難體現(xiàn)出校訓的精神追求和堅定信仰,又怎能強求學生去親身踐行?一些校訓存在的形式主義的“假、大、空”,校訓“擺設化”現(xiàn)象嚴重。 放眼看國外大學校訓的來源,無外乎是兩種,一是奠基人的舉辦目的。拿破侖“為了打仗而受訓”創(chuàng)辦了圣西爾軍校,康奈爾為了“讓任何人都能在這里學到想學的科目” 創(chuàng)辦了康奈爾大學;二是以杰出校友為標桿,選其名言以勵志。柏林大學的校訓來自馬克思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斯坦福大學的校訓來自首任校長大衛(wèi)·斯塔爾·約旦的“讓自由之風吹拂”……可以說,西方每所大學的校訓,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因為故事精彩,所以校訓有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