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布拉格之戀》的結尾,雨中的捷克鄉間公路,幽靜且詩意。可是,常駐捷克的時候,我卻發現現實中,看似詩意的路并不詩意,經常顛簸難走,如同搓板路。 但如今,以捷克連通德國的高速公路為例,從布拉格開車到柏林,一路平坦,路況極好,早飯后出發,午飯前即可到達。 捷克地處歐洲大陸中心,自然而然地成為歐洲過境走廊和天然樞紐。近些年來,捷克的公路建設在投資力度、標準建設、投融資渠道、立法保障等方面,經歷了一場看似悄無聲息、但卻影響深遠的現代化變革。 特別是加入歐盟后,捷克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和投入,高速公路網覆蓋里程翻倍增長,道路養護日臻成熟,公路網線的現代化程度早已今非昔比。 回顧捷克高速公路的發展可以得出,搞建設首先離不開“錢袋子”。在捷克,公路建設主要由交通基礎設施基金會撥款,而在所有款項中,來自歐盟的援助基金和貸款占大頭。2004年至2006年,歐盟用于縮小新老成員差距的“團結基金”,53%用在了新入盟的國家身上,捷克就是其中之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捷克與眾多新入盟國家的公路管網標準化改革,類似于當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具體做法是不斷加大道路改造和養護,對道路的坡度、彎度、寬度、坑洼程度等一系列指標的改造嚴格執行“歐盟標準”,這就大大提升了路況和行車安全。不僅如此,從路標、路牌的字體大小、顏色、限速牌設置到并線提示,也都遵照“歐盟標準”,日漸規范化、清晰化。 要發展,就不能搞“山頭主義”。捷克是個中東歐小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由本國企業把持,融資渠道單一。為此,政府對于外國資本進入本國建筑業市場持基本的歡迎態度,在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嘗試引進社會公眾和私人資本,拓寬融資渠道。 有了改革意愿,還要通過立法為其提供法律保障。捷克2006年7月頒布公私合營法,為國外建筑公司帶資進入捷克公共工程建設市場消除了法律障礙。 捷克的公路建設和改造,搭上了歐盟擴大的班車。但除了外部因素,來自內部的改革動力功不可沒。捷克的經驗與模式不一定能夠復制,但卻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改革的內涵。 |
相關閱讀:
- [ 10-06]國內二級公路普遍坑洼狹窄 市民稱開車像跳舞
- [ 06-21]收費公路占3%,含金量百分之幾?
- [ 06-21]未來公路建設將向西部傾斜 有助于改變區域經濟發展
- [ 05-03]“攔路虎”挪窩之后還是“攔路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