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有一個新提法,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這個新提法可能預示著政府對待“三農”問題有一個新思路,要打破農民的身份限制,今后農民只是一種職業而非身份。 農民究竟是一種身份還是一種職業?細究起來,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按理,農民和工人一樣,只是一種職業的分工罷了,可實際上,在當下中國,農民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多的是一種社會等級、一種身份、一種生存狀態、一種社會組織方式、一種文化乃至一種心理狀態。 或許有人說,農民是一種身份還是一種職業,重要嗎?當然很重要。發達國家也有農民,但那里的農民只是人們選擇的一個職業,換言之,是從職業意義上來稱呼農民的,所以,農民和工人、教師等,除了勞動方式不一樣,其他作為公民的待遇是一樣的。 所謂農民是一種職業,也就是指把務農作為一種職業,就好比老師把教書作為一種職業、醫生把看病作為一種職業一樣,是社會中千千萬萬個職業的一種。假如你是個知識分子,哪一天你厭倦了坐而論道,轉而選擇租幾畝地種種,參與市場交易,那么,從進入市場的那一刻起,你的身份就變成了一個農民。所以,職業農民的身份是隨時可變換的,今天是農民,明天或許是工人,后天或許是教書的先生,只要你具備所從事行業的技能。 但農民是一種身份,不但意味著其職業與農業有關,更意味著其公民待遇與其他身份是不平等的。哪怕一個人從事其他行業,身份依然是農民。農民工就是一個例證。農民工所從事的職業分布于社會的多個方面,就是沒有從事農業的,但在社會學的分類中,在管理者眼里,他依然被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來看待和管理。這就是兩者的差別。 換言之,作為身份的農民,其“身份”是“世襲”的,具有強制性,不可選擇性;而作為職業的農民,他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具有自主性、開放性。只有兩者都從事農業,才是一樣的,除此之外,他們沒有一丁點相同的地方。 農村工作會議是從種地即糧食安全這個角度來看待農民成為一種職業的。會議指出,解決好“誰來種地”這個問題,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但其實,要讓農民成為一種職業,而且還是體面職業,有著更深遠的含義。因為就實際來講,農民這個稱呼,對多數農村人而言,不僅僅意味著他的職業是種田,更多的是一種社會等級、一種身份、一種生存狀態、一種社會組織方式、一種文化乃至一種心理狀態。農民如果從上述社會對他們的規制中解放出來,回歸到他本來的意義——即只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那么,將說明我們這個社會比過去更加開放自由,農民有了比過去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利。 這就需要還城鄉居民自由遷徙的權利,全面建立戶籍、居住一元化管理的體制機制,以后農民進城不但不會犧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財產權,而且在統一戶籍背景下,進城農民還可和現有居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要讓農民成為一種職業,必須要做到城鄉平權,包括戶籍制度、社保體制等一系列社會管理體制基本一致,此乃最關鍵的一步。 中國農村和農民的總體貧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在自由流動、遷徙和居住上的權利受限,就是在一些基本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矮人一等”。當然,要做到城鄉制度的統一,還需要我們做出很大努力,畢竟歷史形成的、又附著很多現實利益的不合理體制不是一下子就可消除,但必須強調,不能再拖。 農村、農民和農業的現代化,始終繞不開兩個問題:一是農民權利的提高,二是農業人口的減少。若農民從一種身份的標志轉變為職業,那么,離比較徹底地解決這兩個問題,比較徹底地解放農民,實現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就已經不遠了。 鄧聿文(時政專欄作家) |
相關閱讀:
- [ 12-30]總書記總理的三農情懷:與農村農業農民不可割舍
- [ 12-27]社科院2014社會藍皮書:春節后企業招工會困難
- [ 12-27]禾穗比金子更寶貴
- [ 12-27]農民有體面 小康才全面
- [ 12-26]勞動監察機構追發工資等待遇223億元
- [ 12-26]工人日報:“年終賬本”寫出農民工多少辛酸?
- [ 12-26]“讓農民體面”事關農業發展大思路
- [ 12-26]我國將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 研究建立重點縣退出機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