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社部等部委討論推出“延遲退休”政策的當下,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現象實在有違社會公平。 日前,人保部社保研究所原所長何平在清華大學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指出,各地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現象。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手機騰訊網對19289人進行的民調顯示,92.0%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提前退休”、“提前離崗”現象較多。其中行政和事業單位占了78%。 仔細分析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無非有三點,一是國企改革和機構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機構精簡后,通過贖買的方式讓現職人員提前離崗,來為改革開路。最突出的便是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大量的中央機關和部委局工作人員提前退休,而且多數增加了工資或待遇。日前舟山大部制改革后,也有100多名干部將按規定提前退休。二是為新官員和管理者上位鋪路,這也是引起公眾爭議最大的。去年年底,河北黃驊市“以干部年輕化”的名義要求全市科級干部超過53歲,副科級干部超過52歲的干部全部提前離崗休養,同時提高三級工資。此事引起極大討論。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只是自愿和強制的差別。三是一些公務員自己認為晉升空間不大,退下來不干活也不影響待遇,如有余力還可以到企業兼職,何樂而不為? 在國家的現行政策里,對提前退休有嚴格規定。《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了退休年齡,《公務員法》里也并未提及可提前離崗。可以說,多數提前退休和離崗都是違規行為。如果說,為機構改革配套的提前退休,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公眾還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話,那么,打著“干部年輕化”名義的“騰位子”式的提前離崗,有的暴露出了地方組織部門急于出政績的沖動,有的則是地方領導借重新提拔干部來平衡上下關系,搞人情交易,使得提前退休成為尋租腐敗的溫床。 在人社部等部委討論推出“延遲退休”政策的當下,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現象實在有違社會公平。據不完全統計,僅河北黃驊市在編不在崗的公務員就已超千人,全國統計下來更不是一個小數目。公務人員沒到退休年齡就退下來,造成了人才的浪費,而只拿錢不干活,又增加了公共財政的負擔,公帑養閑人是民生不可承受之重。此外,提前退休人員不僅不用繳納養老金,反而導致養老金支出規模擴大,使目前已陷入空賬危機的養老保險基金更加捉襟見肘。這也會影響正常退休者的社會保障水平。 “延遲退休”本就是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人口減少、養老資金缺口矛盾突出的現實提出的,以彌補社保資金日顯不足和人口紅利日趨消失的現實。可現在,一方面要延遲退休,另一方面又讓大量的人提前離崗“吃空餉”。如此矛盾,如果不通過制度化的途徑來化解,盡快規范提前退休和提前離崗的不正常現象,后果堪憂。 首先,應該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提前退行的審批監管,堵住制度漏洞。即使是大部制改革精簡下來的人,是不是一定就要退休?許多部門一邊裁人一邊卻雇著大量的臨時工作人員,精簡下來的人能不能內部消化掉?其次,應該盡快推動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逐步實現養老雙軌制并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養老制度改革與每個人切身相關,是最受公眾關注的。如何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討論和解決問題,保障大多數人的權益,考驗政府的智慧。 |
相關閱讀:
- [ 01-14]潛規則侵蝕公平 近8成受訪者盼整頓違規提前退休
- [ 12-09]欲延遲退休,先終止提前退休
- [ 08-28]北京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須經過兩審
- [ 01-24]日本教職工為多拿一次性退休補助申請提前退休
- [ 11-05]四川渠縣古稀老人孝敬百歲母親 為盡孝曾提前退休
- [ 09-27]四川富順原社保局長受賄 為百余人辦提前退休
- [ 08-28]東莞男子6元擒603萬大獎 提前退休回家做生意
- [ 08-09]情婦敲詐副局長被判5年 官員提前退休未受處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