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埃及結束臨時新憲法公決投票。這是推翻穆巴拉克不足三年內埃及進行的第六次“公投”和第三次“修憲”,是穆爾西民選政府垮臺半年后全民“票決”國家前途,也是賽西等軍方領導人主導埃及命運的一次關鍵努力。新版憲法,能否像圣經時代摩西帶猶太人走出苦難埃及,指導當代埃及人擺脫動亂困境? 據統計,8000多萬人口的埃及,擁有投票權的公民為5274萬。公決的參與度和支持率,將直接決定“賽西版”臨時憲法能否取代穆爾西的舊版本,還將關系到埃及憲政治理三部曲的另外兩部能否順利出演,即新的議會和總統選舉。不僅如此,這次公投還被視為對去年7月4日軍方罷黜穆爾西及隨后一系列全面、徹底打壓穆斯林兄弟會的民意表決,也是對軍方繼續在埃及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一次公示。 據官方中東通訊社估計,大約超過55%的合法選民參與新憲法投票,按一般推理,由于穆兄會成員抵制此輪公投,參加者九成以上會支持新憲法,這將意味著這輪公投在統計學意義上不存在失敗的懸念。況且,“穆爾西版”憲法公投時,投票率僅有33%,實際統計表明,僅有一千多萬選民支持,意味著5000多萬合法選民中,多半以上沒有參與投票或者投了反對票。 盡管此輪投票的最終結果將在周末正式公布,但是,僅以投票率簡單比較也許已能夠說明,“穆爾西版”憲法公決的民意基礎差強人意,街頭動亂不已,穆爾西政府令行不止。相反,1800萬人同時上街拆臺倒灶,以及軍方敢于接管政權,都印證“穆爾西版”憲法及其政權的先天不足和趕鴨子上架,也注定穆兄會掌握國家權力一年就被趕出舞臺中心的坎坷命運。 當然,總共六章247條的“賽西版”憲法同樣不乏爭議。首先,淡化宗教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突出政教分離,確保宗教平等和社會世俗化。雖然新憲法開宗明義強調伊斯蘭為國教,伊斯蘭教法為立法主要法源,但是,第74條禁止在宗教、種族、性別等基礎上建立政黨,刪除了原憲法中對伊斯蘭教法定義較為寬泛的條款。很顯然,新憲法不僅使溫和的穆兄會無法以任何間接方式組建政黨,也意味著參與倒穆運動的激進的薩拉菲派穆斯林光明黨也將面臨非法地位。此令出臺是一次“否定之否定”,無異于重返穆巴拉克時代。對人口85%為穆斯林的埃及而言,該條款的核心意義在于防止這個阿拉伯頭號國家被宗教力量控制,這不僅符合多數埃及國民的傳統訴求,也符合現代社會治理的總體趨勢。 第二個爭議點是總統權限。根據新憲法,總統任期為4年,僅連任一屆;實行一院制的議會則由不少于450名議員組成,其中5%的比例可由總統任命,議會5年換屆。總統與議會任期不僅出現交叉,而且總統無權解散議會。更重要的是,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既無權對外宣戰,也無權任命國防部長。新憲法規定,宣戰權在總統與國防委員會商議后交由議會定奪;國防部長由最高軍事委員會從軍人中挑選,該職位產生條件在8年即兩屆總統任期內保持不變。此外,還成立由總統、總理、議長、外長、財長、參謀總長、各兵種司令、情報首腦等角色組成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最高軍事委員會和安全委員會成為遏制總統權力的三道繩索,而軍方才是掌控繩索的鐵腕。 第三個爭議點也與軍人特權有關。盡管新憲法禁止軍事法庭管轄平民,但是,事關妨礙和危及軍人及軍隊、武器和裝備安全的所有平民行為,都將被軍法追究。這意味著對軍隊及軍人地位和權利的絕對保護,進而使任何人在未來不敢質疑和挑戰軍方。作為臨時憲法,這或許是權宜之計。如果保留下去,將是歷史的倒退,但是,這又是埃及現實催生的畸胎,因為公眾用行動表明,他們擁護強人政治,支持軍人發揮更多作用。 新憲法如被公投正式認可,將成為埃及的階段性根本大法。現在的懸念是,已失去一切合法地位,甚至不能以團體名義組黨的穆兄會如何應對?它畢竟有上千萬人的民意基礎,不僅極大地影響著城市和鄉村貧困階層,也掌握著相當比例的精英人群。 2005年埃及首次實行普選,同樣處于非法狀態的穆兄會令其成員以個人身份參選,獲得不俗成績。十年后的今天,穆兄會已群龍無首,且已頭頂“恐怖組織”黑帽,還會舊曲新唱,俯首蟄伏,以待來年嗎?它以及更激進的宗教勢力會否成為埃及求得新生之旅的攔路者? 馬曉霖(博聯社總裁) |
相關閱讀:
- [ 01-18]埃及公投初步結果表明民眾渴望國家穩定
- [ 01-18]別讓綏靖再把世界拖入戰爭
- [ 01-18]日本政客放言錄一覽:涉及拜鬼、慰安婦等多方面
- [ 01-16]埃及新憲法草案公投結束 數日內有望公布結果
- [ 01-16]埃及新憲法草案公投結束
- [ 01-16]埃及新憲法草案公投 權力的游戲是否重演?
- [ 01-15]埃及公投新憲法15日結束投票 72小時內公布結果
- [ 01-15]埃及舉行新憲法草案公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