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習,家住山西晉中的詹女士只好帶著孩子在賓館過除夕。一些過年老習俗不但沒能增加年味兒,反給很多人帶來了煩惱。 春節植根于農耕社會,許多傳統習慣早已與當今社會和時代格格不入。但像“除夕不能回娘家”這種陳規陋習并不是那么容易根除。在無比注重傳統習俗的春節期間,不僅封建社會的陳規陋習被當成春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傳承”,甚至一些新陋習和不良風氣也很難根除。比如節后仍放“開門炮”,讓各地消防苦不堪言;比如三五成群賭博成風,春節過后負債累累;比如滿天飛來飛去的紅包,成了“恐歸族”最大的心病。陋習成了佳節的一部分,令人扼腕,倘若因此傷害了親人情感,妨害了公共安全,更是得不償失。 春節是最具親情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但決不能是陳規陋習的避風港。無論怎樣的風土民情、文化傳統,無論怎樣的過節方式、娛樂消遣,都應當與時代節拍相合,與法治理念相符。在陳規陋習中抱殘守缺,在不良風氣中沉淪墮落,必然污濁了祥和歡樂的過年氣氛,理當進行疏導整治。春節照見了人性之惡與傳統之陋,我們不妨也借助春節時機移風易俗,對這些陋習進行“清理”。 |
相關閱讀:
- [ 02-07]除夕忌回娘家?莫讓陋習添堵
- [ 02-06]盤點春節陋習:除夕不能回娘家 出嫁女兒賓館過年
- [ 02-04]馬英九女兒懷孕?衣著寬松、臉冒痘痘引聯想(圖)
- [ 02-01]張震新婚第一年和嬌妻回娘家看岳父岳母
- [ 01-24]調查:三成夫妻曾因“過年回誰家”吵架
- [ 09-25]丈母娘擇婿10大新標準:房子百平以上 過節回娘家
- [ 08-20]在臺桂林籍新娘回娘家探親 感受家鄉發展變化
- [ 03-24]邱啟明妻子:合作形式很多 他回央視并非不可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