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兩會”是參政議政的重要平臺,那么必然會圍繞著一些問題與解答展開。那些“閉門會”之外,新聞發言人、官員與記者之間公開的一問一答因此格外受人關注。 前日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答記者問末了的一句“你懂的”,不僅引得記者會現場笑聲一片,也無形中讓外界對問答的“尺度”有了煥然一新的認識。在較真的人看來,這句話雖然未見得說出了什么,但其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深意,至少沒有回避的態度,又確實與以往不同。也因此,“你懂的”像一個“兩會”小段子似的迅速在坊間傳開,而“兩會”現場,它又像一個標答模板,成了一些代表委員不想說、不能說、不愿說時的“嘴邊話”。 這些天來,“你懂的”時常被拿出來反復回味。“你懂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實沒有人在深究。它就像語言文化里的一個小竅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甚至不用推敲,也經不起推敲。在繁雜的語言系統,我們看到過許多用豐富的描述、詳細的羅列匯結,卻讓人略感困惑的論述。“你懂的”恰恰相反,它并沒有說什么,卻潛藏著不言而喻,對于聽話的人來說,似是在“心照不宣”中收到了什么信息。 當然,想要表達一份心照不宣,未必非用“你懂的”不可。比如,東莞市長袁寶成面對記者“掃黃”和“經濟轉型”的追問,堅持一連三個“嘿嘿”作答。又比如,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一系列有關房價的提問面前,始終沉默不語,最后,只留下“雙向調控”四個字,至于什么是“雙向調控”,外界玩笑稱其為“謎面”。 有媒體總結出自兩會新聞發言人制度設立以來,各位新聞發言人面對敏感問題時的“應答錄”。這些尖銳的問題,涉及外交、政治、社會等不同方面的問題,回答的角度亦因應著各有側重,但從語言層面來看,他們客觀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對問題本身的閃避。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言語的機巧。相對來說,“你懂的”、“嘿嘿”,看上去不能算回答,卻至少沒有回避。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不少媒體評論針對“你懂的”表達出相似的樂觀。雖然我無法說得更深,“你懂的”,但它某種程度上已經完全不是禁區,至少從發言者自身的拿捏上是如此的,而這也是逐漸“脫敏”必須經歷的過程。盡管這樣含糊的語詞,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我們過去一度以為不可逾越的界限確實在一點點松動。從“你懂的”到“講你知”,這樣的漸進發展值得期待。 |
相關閱讀:
- [ 03-03]外交部發言人談烏克蘭局勢
- [ 03-03]解碼人代會:全國人代會發言人制度的由來
- [ 03-03]盤點政協發言人:多有豐富外交經驗
- [ 03-03]政協發言人:本屆委員無外國籍
- [ 03-02]外交部發言人:中方對當前烏克蘭局勢深表關切
- [ 03-01]巴基斯坦塔利班發言人:巴塔將暫時停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