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居民小區竣工后,本作為小區配套設施的公辦幼兒園,卻遲遲不見開發商移交產權,反而被高價租給私立幼兒園,導致小區居民子女“近園難進”。這一情況,在福州并不少見。(3月20日《福建日報》) 現如今,小區配套幼兒園頻頻“公變私”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我們在深挖根源之時,都會把矛頭指向開發商,說他們為謀求利益最大化,將原該無償轉交的產權,進行高價放租,從中獲取不義之財。可實際上,他們僅僅是充當了“幫兇”的角色。幕后“元兇”該是私立幼兒園的經營者。 這些“借殼上市者”花高價租來本該屬于公立幼兒園的場地和設施,變相侵吞后者的辦園資源。在筆者看來,他們這是要通過削減公立幼兒園的數量,來達到壟斷幼教市場的目的。當公立幼兒園越來越少,孩子們“入園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自然就會有大量的生源涌向他們開設在小區內的私立幼兒園。這樣一來,他們的收費便可以順理成章地“水漲船高”。當這些“借殼上市者”賺得鍋滿盆滿時,誰還會拿給開發商的那點租金說事呢? 事實上,在這類不正當競爭中,開發商成了“替罪羊”,“借殼上市者”才是擾亂幼教市場的“黑手”。只有斬斷黑手操控下的利益鏈條,才能讓開發商誠信履約。因此,當務之急該是整頓私立幼教市場,對于侵占,或變相侵占公立幼兒園辦園資源的投機取巧者,依法解除其非法租賃合同,并給予其相應的處罰,讓“公變私”蛻變成“私還公”,從根本上緩解“近園難進”的局面。 |
相關閱讀:
- [ 03-20]資源分配失衡是“藥兒園”深層誘因
- [ 03-20]為什么喂藥的都是民辦幼兒園
- [ 03-19]幼兒園用藥要當“三鹿事件”對待
- [ 03-19]還有多少“藥兒園”在潛伏?
- [ 03-18]坦誠才是最好的療傷藥
- [ 03-18]三問“幼兒園幼兒服藥”事件
- [ 03-18]幼兒園成“藥兒園”,監管去哪兒了
- [ 03-18]給幼童喂藥豈能混談為飲食不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