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新聞對照起來讀,讓人喜憂交集:環保法修訂案草案歷經四審,24日表決通過,被稱為“史上最嚴”。25日,江蘇省市政風熱線聯動直播走進淮安,住在柴米河邊的陳女士帶著一瓶河水走進直播現場,當場向環保局局長下跪,哭訴著請求盡快治理柴米河污染問題。 頻發的跪求治污場面所折射的,是一種公眾環境權益沒有得到有效維護、政府環保責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的法治尷尬。 對公眾來說,呼吸潔凈空氣,喝干凈水,實乃一種基本的環境權益和福祉,政府部門當努力維護這種權益和福祉,并接受公眾監督,這是其責無旁貸的義務。誠如最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確強調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發現或者接到舉報未及時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享受綠水青山,原本就不應該是公眾訴諸跪求才能獲得的奢侈品,不應該是政府部門施舍的結果,應該也只能是地方政府必須依法供給和保障的基本公共產品和民生權利。(福建日報) ——湖北·張貴峰 |
相關閱讀:
- [ 04-28]環保法“史上最嚴”還須執行好
- [ 04-25]新環保法“按日計罰不封頂”能執行嗎?
- [ 04-25]處罰無上限,環保才有底線
- [ 04-25]請讀懂力挺環保擴權背后的民意期待
- [ 04-25]強勢環保法更需鐵腕執行力
- [ 04-25]請讀懂力挺環保擴權背后的民意期待
- [ 04-24]環保立法越來越多 環境何以越來越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