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開出史上最大罰單,19家企業因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被罰脫硫電價款或追繳排污費合計4.1億元。上榜企業中,電力企業是重災區,我國五大電力集團華能、國電、華電、大唐和中電投,都有下屬子公司上榜。另外還有部分鋼鐵、有色和化工企業。(6月17日經濟之聲) 治污行動進入“罰時代”。企業排污煉成“千年狐”,治污就不能“玩聊齋”。“罰時代”,是以重罰為手段,讓排污企業付出高昂的代價;以加大違法成本為手段,讓排污企業不敢超標排放或者弄虛作假。現階段,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已至令人發指的地步,治污刻不容緩,“罰”不可少、“罰”不容情、“罰”不手軟,必須有效地發揮出“罰功能”。社會要形成共識,治污,“罰時代”不可避免,一是發揮矯正力,二是體現懲戒性。 治污軌道步入“法時代”。其實,相關法律一直存在,但是,包括執法在內,都存在著失之以寬、失之以軟等現象,還不能稱為名副其實的“法時代”。以新《環境保護法》的誕生為標志,“法時代”將實至名歸,這部被稱為中國現行法律中最嚴格的專業領域行政法,首次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法律。新環保法還著重加大懲罰力度,對污染企業按日連續計罰,罰款將上不封頂。更為關鍵的是,以新的法律武器和手段來重典治污。 治污,重罰之下必有“重法者”——尊重法律、重視法律,重構法律尊嚴與權威。重罰不是目的,旨在通過懲戒發揮威懾作用,讓“重法”成為企業自覺,進而鞭策企業轉型升級,拆除企業與污染的“黃金搭檔”,告別“一半是黃金,一半是污水”的發展路徑。犧牲環境的發展不是“好發展”,嚴重污染環境的發展更是“壞發展”。只有通過“罰時代”的矯正、“法時代”的規范,才能贏得“發時代”——健康的、良性的、可持續的發展時代,同時,也是資本良知與責任并行的企業發財時代。 “罰時代”起步,“法時代”護航,“發時代”轉型,這是治理污染與環境保護的路徑,也是轉型發展與科學發展的內涵。三者的辯證關系內含因果關系、協作關系、遞進關系與促進關系等,既是對環境欠賬的救贖,又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依存;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經之路,又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星光大道。 |
相關閱讀:
- [ 06-18]別讓賭球污染純粹的快樂
- [ 06-16]污染企業要徹查“血鉛超標”更要追責
- [ 06-06]“向污染宣戰”關鍵是落實
- [ 06-05]“向污染宣戰”方能對民生負責
- [ 06-05]向污染宣戰要敢于動真碰硬
- [ 05-27]土壤修復咋能放任二次污染
- [ 05-26]潑糞不該,夜間噪音污染更不能
- [ 05-26]“粉塵污染擾民”,監管何處逍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