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擺攤門檻 城市更有溫度
2014-07-17 09:10:57?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草案)》日前進入人大審議階段,這一草案規定小攤販無需工商登記,只需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辦理食品攤販登記卡后即可經營。這有望改變城市小攤販在法律法規上面臨的尷尬局面,使其明確獲得合法經營身份。 近年來,城管與小攤販之間的“游擊戰”始終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城管的暴力執法和小攤販的暴力抗法時有發生,甚至造成雙方互有傷亡的悲慘事件。“城市要好看,攤販要吃飯”,城管與小攤販之間的矛盾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恐怕一時難以紓解,但給小販一定的生存空間應成為注重民生的一項務實之舉。廣東使攤販獲得合法身份盡管只是開了“食品類”一個小口子,但對減輕城管執法壓力、緩和城管和小販的矛盾、改善民生都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城管常常說自己也是弱勢群體,這未免有些言過其實,而小攤販是生存在城市底層的群體之一則是不爭的事實。君不見,某地城管招考,名校碩士、名校本科畢業生打破頭去報名、去競爭;而小攤販絕大多數生存艱難,靠與城管玩“貓抓老鼠”的方式,起早貪黑每天辛勞賺幾十元錢度日。如果有更好的生存方式,相信誰也不愿選擇做小攤販。 市容市貌是目前禁止小攤販的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城市的市容市貌只是一個觀感問題,為此罔顧底層人群生存難題是不道德的。筆者做記者時曾經在廣州接觸過不少艱難生存的人家,每天靠幾元錢,他們幾乎以一種超乎我們想象力的生活狀態在艱難活著,就算犧牲一點所謂的市容市貌,又算得了什么?更何況,攤販合法有序地擺攤,未必會影響市容市貌,有時反而會讓城市變得更光鮮、更富有人情味。關愛底層人群,是一個城市最為亮麗的民生風景。 從國外城市對街頭攤販管理的發展歷史上看,也都經歷了從絕對禁止到逐步開放管理的發展階段。如果我們的城管將追趕攤販的時間與精力,用來積極引導攤販,向著規范、衛生、文明的方向去發展,也一樣能達到改善市容的效果。拿廣州的報攤來說,合法化之后,他們不僅方便了市民購買報紙雜志,而且同樣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線。正如專家建議的那樣,劃定區域和時段,給他們謀生渠道,讓其有序經營,不至于影響市容。 退一步來說,攤販們愿意付出自己的勞動謀生,足以證明他們是老實守法的公民,我們不能把他們的出路都堵死了。小攤販加上他們背后的家庭,絕對不是個小數目,這次廣東新規涉及80萬人,只是很小一部分。難道非得讓他們等著國家并不寬裕的財政來救濟?這恐怕比市容市貌更重要吧。 (摘編自7月16日《法制日報》,原題為《食品攤販合法是亮麗民生風景》) |
相關閱讀:
- [ 07-09]立法規范擺攤,好事如何辦好?
- [ 05-27]交費就能擺攤 錢收哪兒去了
- [ 11-29]博士街頭擺攤是殘疾人就業的一道警鐘
- [ 07-08]栓孩子擺攤也是真實的人生
- [ 07-08]“拴孩子擺攤”也是真實的人生
- [ 06-19]“洛陽大叔”美國擺攤 小販也可這樣管
- [ 06-18]希望城管擺攤“換位”不是一場秀
- [ 06-17]擺攤城管為何收獲很多同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