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三伏天里往南方災區送棉被”的消息,今天引發廣泛議論。有觀點認為:幾千床棉被送到災區,蓋著太熱、扔了又可惜,紅十字會太不專業了;但也有人認為紅十字會在第一時間就調撥救災物資,值得肯定,南方天氣潮濕,災區早晚有溫差,需要棉被墊著隔潮,夜里也需要棉被保暖。(7月21日人民網) 當出現自然災害,作為專業的救援組織紅十字會出場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但是自從郭美美事件后,由于時至今日,都沒有權威的最終解釋,因此紅十字的“紅”、“黑”爭論沒有停止過。縱然這樣,我們也不能把紅十字會一棍子打死。紅十字會的救災、抗災的作用顯而易見。 讓紅十字再次尷尬的始作俑者是送往災區的幾千床棉被。大熱天的用棉被來捂痱子?網民的質疑不無道理,他們是按常理來判斷,在他們看來高溫加棉被與美酒加咖啡的距離實在有點遠,非但沒有起到救助的作用,好像還有點添亂的意思。 紅十字會作為官方組織,當公眾質疑的時候,有必要作出專業的解釋。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的“送去救災地區的棉被比較薄,適合防潮保暖”、“一些受災山區、丘陵地區早晚有溫差、濕氣重,老人孩子孕婦等需要棉被”、“因為棉被功能多樣,往災區送棉被是救災常見做法,并不局限在冬天”等解釋應該是比較客觀、科學和專業。作為救災來講肯定得通盤考慮,既考慮一般情況也要考慮特殊情況,才能使救災的效果最大化。即使有了這樣的解釋,未必紅十字會就撇開了“不專業”,因為災區需要的涼席、水等一般急需品還沒有組織和發放到位,這方面紅十字做得顯然不專業,因為在基本的工作都沒做好的情況下,考慮特殊情況,似乎有點本末倒置。所以其有口難辯也好,公眾繼續質疑都在情理之中。 最終紅十字會的作用要體現到救災的效果、效率上。公眾有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權利、并且意識越來越強烈。就某一特定的事件來說,大多數人都是局外人、中立者,未必能做到旁觀者清。 良言一句三終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比如紅十字會在大熱天里送棉被,是對是錯?紅十字會解釋了,公眾質疑了,我們更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主體——災民。就事論事而言,不妨把最終解釋權交給他們,聽聽他們怎樣說,讓他們來還原事實的真相,這才是救災的根本所在、服務宗旨所在。不然搞個討論會、批斗會,各唱各的調,有什么意義?也許回過頭來,大家都錯了,而且可能很離譜。 |
相關閱讀:
- [ 07-21]“夏送棉被”折射救災專業水平亟待提高
- [ 10-31]美式“救災聯盟”啟示如何做公益
- [ 10-11]救災能力要跟上信息技術進步
- [ 10-11]防災救災豈能“估計不足”
- [ 10-10]給轉發救災信息多留點空間
- [ 10-10]余姚被淹:網上網下都要救災
- [ 08-27]從撫順洪澇看救災的強制性
- [ 07-29]抗震救災是“最好課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